唐·柳宗元一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
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唐·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
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
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
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
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今日登高处,还闻梁父吟。
作者柳宗元(773-819),唐朝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字子厚,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他少年就有文名,贞元九年(793)21岁考取进士,26岁中博学宏词科高第。贞元二十一年(805),任监察御史时,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数月后,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历时10年后,又迁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散文的改革作出重大贡献,并称“韩柳”,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此首原载《全唐诗》(卷351-14),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之十及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题为《和杨尚书(於陵)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吉甫)登北楼》。北楼,原建在郴州市北湖旁,唐李晔建,现已不存。杨尚书,指杨於陵,他曾任桂阳郡守。李中书,指李吉甫,唐朝大臣,宪宗时任中书舍人。诗中“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概括了郴州两个著名神话传说:龙女牧羊,柳毅传书;苏仙桔井,母子救民。
植 灵 寿 木
唐·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运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此首载《全唐诗》(卷353-8),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之十。“蹇运易衰朽”一作“蹇运劳衰朽”。灵寿木,原郴县特产。
杨尚书寄郴笔
唐·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桂阳乡月光辉遍,毫末应传欢兔灵。
此首原载《全唐诗》(卷351-15),题为《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又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又载李沥清《郴州史话》。杨尚书,即郴州刺史杨於陵。第三句“裁天诏”一作“书天诏”。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
唐·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凝情江月落,属思岭云飞。会入司徒府,还邀周掾归。
此首原载《全唐诗》(卷352-13),又载清嘉庆《郴县县志》卷三十七,题为《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郴州侍郎,指郴州刺史杨於陵。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唐·
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此首载《全唐诗》(卷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