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彬 与 沙 田 群 众 书 店
郭 有 邦
抗日战争期间,以刘彬为首,在沙田创办了一间共产党领导的书店,在湘赣边界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刘彬,桂东县普乐乡东水村人。1911年生。1927年读高小时,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公开背叛自己的地主家庭,积极投身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开除学籍,为避军警搜捕,不得不逃亡他乡。1936年7月,在衡阳省立五中高师科毕业,他以原“桂东旅衡同乡会”为基础,邀集桂东旅居衡阳、长沙的学生30余人, 组成“桂东旅衡(长)同学会”,被推选为会长,并主编《桂东旅衡(长)同学会会刊》。“西安事变”后,全国抗日情绪更加高涨,他与郭有麟一起并发动同学会的热血青年,撰写抗日文章,发表在《会刊》上,在同学们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次同学会上,同学们谈到全国的抗日形势时十分振奋,但对家乡由于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消息不通,许多人对团结抗日几乎一无所知、深感忧虑,于是萌发了在家乡办书店的念头。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得到大家一致赞同,认为办书店很有必要。有的同学还说,由于战争频仍,学校开学日久,教科书还没到,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学业,使桂东外出投考的学生都要补习一期甚至一年才能应考。如果办个书店让全县学生能按时买到所需课本也算积了阴德。同时,从外地批发教科书可打八折,也有赚头。经大家会商,在《会刊》上登出了开办“沙田群众书店”启事。 寒假期间回到家乡,以刘彬为首联络以郭有麟、李厚信、何之、黄基济、刘安平、刘英、扶大隆、郭大壬、郭有康、钟灵、周德风、李厚添、谷绕佳、方孝敦、黄存贵、罗会亨和郭有等知识青年,组织了一支拥有四、五十人参加的抗日宣传队伍,采用演文明戏、街头演讲、张贴墙报、标语等形式,深入到县城和沙田、四都、寨前、大塘、桥头等圩镇宣传,广泛动员民众起来抗日。同时结合宣传创办沙田群众书店的必要性,受到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支持。1937年8月,经桂东县政府登记注册,由20名股东,筹集资金1500元,将沙田圩原刘氏祖店修葺一新,添置些木制书柜,把买来的新书杂志摆上书架,由清末贡生邓扬善老先生书写了“群众书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高悬在店门首,贴付“群贡毕集图书府,众士悠游艺术场”的对联,在阵阵鞭炮声中,书店正式开张营业。 书店由股东推举刘彬、李春芬、李厚信、郭有麟、何之、刘英、黄齐志、钟平成、方传儒9人为董事,刘彬任董事长。嗣后又在县城和大塘、寨前、四都、桥头等圩镇设立分销处。生意兴隆,效益可观。 书店曾在1940年和1942年、1944年至1945年三次停业。直至1947年底,省警察队驻扎沙田,将书店全部捣毁,被迫完全停止营业。 书店以一年两季销售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兼营厚纸、蜡纸、包书纸(在衡阳专门印制,上有“群众书店”字样)、油印机、钢板、铁笔、八用日历钟、寒署表等文具纸张。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以及铜板《四书五经》、《珂罗影印字画》、《老子道德经白话注解》等书,还公开或半公开发行进步书刊。以其崭新的思想内容,使读者耳目一新。 还在筹办期间,刘彬派员走访了“世界书局”、“生活书店”、“儿童书店”、“大达图书供应社”等处, 与衡阳的“世界中华商务书局”签订了特约分销合同,与长沙“生活”、汝城“新光”等进步书店建立了特殊业务联系。(进书时可以先赊帐,规定每年端午、中秋、年关为结帐日期。)购进《大众生活》、《解放》、《野草》、《湘江评论》等杂志和鲁迅、郭沫若、邹韬奋、郁达夫等进步人士的著作。 国共合作后,更公开发行《新华日报》、《毛泽东言论集》、《毛泽东印象记》、《二万五千里长征》、《八路军将领小史》、《全民抗战》、《老赵下乡》、《论持久战》、和《周恩来言论集》等。这些书刊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书店成了当时热血青年的活动中心。 1937年,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队奉命北上抗日。支队长游世雄, 中共西边山区(特)委书记顾星奎、 中共东边山区委书记王赤率部来到沙田,队部指挥机关就设在书店隔壁的“吉昌祥号”旅店。这些领导和红军战士都是书店的常客,他们与刘彬过从甚密,由于志趣相投,很快成了知交。通过刘彬和店员配合红军战士分赴全县各地,动员群众加入红军,抗日保家。民众踊跃入伍,红军游击队得到迅速扩展,改称为“湘粤赣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 游世雄的第一支队, 由原来的100多人扩展到500多人,整编成5个中队。从此,书店与红军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三中队队长黄齐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任沙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和红军游击队大队长,还兼任沙田群众书店董事。 是年底,湘南特委书记王涛,从延安奉命回湘南联络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途经郴州,在解元公馆巧遇郭有麟从长沙受训回家,两人结伴而行,结为知已。王涛对书店很感兴趣,郭有麟则向往延安、向往解放区。此时,义勇军第1支队已经开拔,去到了江西大庾池江整训,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二营及三营一部,急待奔赴抗日前线。奉中共湘粤赣边特委指示,在沙田成立中共资(兴)、汝(城)、桂(东)中心县委和新四军沙田留守处,由顾星奎任书记兼留守处主任,彭寿祺任副书记,刘子禄、钟录喜为委员,还留有刘健等30余名武装人员。王涛向中心县委和留守处人员传达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精神。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打败日本侵略者。同时指出,要反对投降,谨防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要注意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党在南方不公开直接建立武装,但要注意掌握可靠的武装力量。王涛在讲话时,还多次谈到要充分利用群众书店这个据点。 王涛的沙田之行,给了书店成员极大的鼓舞。刘彬对共产党的性质及其在抗日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多的认识,于1938年夏,赶去武汉,要求八路军办事处办理赴延安抗大学习的手续,但因办事处已临时停办手续,只好返回原籍,更加迫切地要求加入共产党。1938年冬,经顾星奎介经,刘彬加入共产党。接着,扶屏、何之、郭有麟、李厚信等也先后入党。正式成立了沙田群众书店党支部。刘彬任支部书记兼管组织,郭有麟管军事,扶屏管理宣传,李厚信管联络工作。不断发展组织,很快就发展到二十余人。当时党员之间只有单线联系,相互之间身份并不清楚。后,顾星奎从衡阳学习归来,将“群众书店”党支部扩建为中心区党支部,书店支部辖管几个支部。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刘彬遵照顾星奎的具体谋划和指挥。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民军事训练,郭有麟参加了省办的抗日军事训练班,学习回桂东后支部派出书店成员刘彬、郭有麟、何之、扶大隆、周德风、方孝敦等去到八个乡担任军训教官,刘彬在东水村动员百姓筹款购枪,组建了一支有30多人枪的“东水联保队”,指定刘映辉任队长;郭有麟在贝溪也组建了一支有30多人20多支枪的“贝溪联保队”,由郭有麟任队长,郭大壬任队副。这两个“联保队”的队员,白天务农,晚上练武或警戒,维持地方治安,这是一支挂着国民党招牌实际上由书店支部指挥的地方农民武装,时值西靖乡民钟桂林、李运钧纠集人枪倡乱,打家劫舍,栏枪行商,全邑人心惶惶。刘彬在此国运维艰,外侮日重之际,经请示顾星奎同意,亲率“联保队”进行围剿。李运钧部从西边山窜到东边山,经“东水联保队”多次兜剿,最后在青洞、泥塘被彻底消灭,受到县长胡济石的表彰。这样,沙田群众书店在全县人民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1939年3月,国民党桂东县当局发布密令,要对共产党“适为防范,以遏乱萌”,中心县委屡遭捣乱和扰袭。9月,国民党当局公开捕杀共产党人。顾星奎只得躲到东水刘彬老家隐蔽起来。年底,为顾全大局,一致对外,湘南特委决定撤销资、汝、桂中心县委,顾星奎调离桂东。离别前,顾亲自在东水召开“沙田群众书店”中心区党支部委员会,在会上传达了特委的指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然后严肃地指示:在国民党反共逆流环境中,要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在党的组织上贯彻“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政策;采取公开和秘密、合法和非法、上层和基层、城市和乡村、统战和军事既区别又结合的策略, 加强党的建设, 开展统战、军事、群众、文化宣传等各方面的工作。顾星奎还再三叮嘱,“支部要依靠群众,严守机密。党员同志要善于保护自已,组织上今后会经常派人来检查、联络的。”话毕,顾将自己使用过多年的一支心爱的驳壳枪交给了刘彬。并嘱咐将留守处所用的锅子、铲子、水桶、棉絮、旧衣物和《新华日报》油印件等等,统统交给李厚信收藏。 顾星奎离开桂东后,于1940年春,国民党特务黄陵等向湖南省党部告发:“桂东沙田群众书店有共党嫌疑”。省党部即派科长叶国素前来查处。3月,第九战区长官司令代电又称:“桂东县职业学校何之,系共党重要分子,立即捕杀……”形势越来越紧张。幸好时任县长胡济石,与共产党有些渊源,同情革命,将这绝密情报,立即密告刘彬。沙田群众书店迅速转移了所有进步书刊,并让何之连夜出逃,躲至宁远。叶国素曾在省立三师任过国文教师,受过革命影向,还有过反蒋言行,这时也有意保护书店里这批热血青年,在胡济石的帮助下,表面上对中心区党支部成员书店的董事们进行了一番“追查”后,将“群众书店”改名为“群育书店”了事。为掩人耳目,保护刘彬,经叶国素原在衡阳师范的得意门生李春芬,假刘彬名义草拟了一份《刘彬紧要启事》,于1940年5月21日,刊登在《桂东民报》上。《启事》称: 敬启者,近年来彬因环境关系中途辍学,息影家 乡。旋以匪势猖獗,奉令办理组训自卫事宜,赤胆忠 心,一味苦干,毫无私人权利之争。不过,初入社会, 匮乏逢迎吹拍之术,而为宵小见嫉,含血喷人,信口 污蔑,指为染有共党嫌疑。当时,彬以贤明当局洞烛 其奸,故未置辩。奈丑类冥顽,一再捏控,希图陷害, 以遂阴谋。如此蛇蝎居心,鬼蜮逞技,殊堪痛恨。兹 特郑重声明:彬系为热血青年,虽属驽骀,粗明大义, 未涉为非。……任何政治团体,本人均未加入。诚恐 道路传闻,易滋误会,谨此奉闻,敬希亮察。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国民党顽固派在沙田书店没有捞到多少油水,还遭《启事》一顿公开痛骂,更加仇恨共产党人,瞪起眼睛盯住沙田书店,想方设法陷害刘彬等人。书店支部遵照“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精神,决定把书店的成员化整为零,寻找公开的身份,进行秘密的斗争。1940年秋,由胡济石出面,让刘彬到县教育科任科员,县党部的人出来指责,胡巧妙地回答说:“将其安排入县府,是为了便于监视。如发现他确系共党,可随时捕杀。否则,我还要量才重用呢!”使那些特务也无办法。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而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二营和三营的一部,正是从沙田开拔去的义勇军第一支队和红军战士,很多都是桂东人。此时,新四军沙田留守处已经撤销,国民党的注意力就放了在沙田书店支部。南方局为避免损失,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党的干部和进步分子,将地下党组织完全隐蔽在群众之中,一时割断了与地下党组织的联系。顾星奎离桂后,也一直无音讯。刘彬很焦急,多次派李厚信外出找党。1941年4月,在郴州火车站附近的一所破屋里,找到中共湖南省委派驻郴州的联络员杨白毛。杨说:“现在形势很紧,郴州警察也在天天抓人。顾星奎一直没有来信。为了安全,没有通知不能见面,有事,上级会来与你们联系。”要求“做事必须慎重。要争取群众帮助。”次年,李厚信再去郴州,杨白毛的原住所已被拆除,更未见到杨本人。书店成员中,郭有麟到了桂东中学任军事教官,谷绕隹、钟灵去了黄埔军校,黄基济、刘安平、李厚添、黄存贵进了桂东中学读书,其余人员也都分散各地,但书店还在李厚信领导下坚持日常工作,这个由党领导的教育群众,宣传抗战的重要阵地还屹立在沙田,给革命者以希望的曙光。 1947年,周先人率省警察队进驻沙田,强占书店,将书店里的书籍杂志、文具、家俱全部焚烧殆尽。沙田群众书店的经营活动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