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家乡风采 > 泱泱华夏 > > 详细内容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年初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中央革命根据地。

1月
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川北,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四川南江,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达县地主住宅石门上所刻的标语。

1月3日
日本侵略军攻占山海关。

1月10日
吉林国民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率残部退入苏联境内。

1月15日
国民政府汇款接济退入苏境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苏炳文、马占山、丁超、李杜等部。

1月17日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军委发表宣言,声明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军队停战议和,共同抗日。

1月26日
中共中央致信满洲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指示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

1月27日
段祺瑞为免受日本人利用,从北京南下抵上海。

2月6日
行政院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将北平故宫古物首批2,118箱启运南京。北平市民反对故宫文物南运。

2月17日
英国文豪萧伯纳抵达上海,开始访问中国。

2月21日
日、伪军总攻热河。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日军进入承德。1933年2月25日,日军分三路进攻热河省,攻领了省会承德,五十六万平方里的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月24日
国联大会以42票对1票,通过《十九国委员会报告书》,不承认满洲国。

3月4日
日军进军承德,驻守热河的东北军张作相、汤玉麟弃军而逃,日军轻取热河。11日,张学良引咎辞职。

3月9日-3月16日
中国守军展开长城抗战。

4月7日
法国于本日及10日、11日先后派军舰侵占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太平岛等9个岛屿。

5月8日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总政委。

5月11日
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接见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宣布苏政府决定出售中东铁路与“满洲国”。14日,颜惠庆遵外交部令,向加拉罕递交抗议书,声明中东路为中苏共有,非得中国同意,不能处理。

5月26日
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共同发起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赴前线抗日。

5月31日
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并将察北、冀北让给日本侵略者。在塘沽日本陆军运输派出所举行的中日停判桌上,日方代表冈村宁次拿出事先印好的协定草案,要求中方在1个半小时内答复,一字不许更改,中方代表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塘沽协定》生效。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停泊在塘沽口向我示威的日本军舰。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塘沽协定》签订时中日双方代表合照。1933年5月,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使中国失去河北十九县及两自治区的主权。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日军的《停战交涉经过概要》(文件)。

6月18日
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与儿子杨小佛乘车出门时,突遭4名国民党便衣特务枪击,杨杏佛当场身亡,杨小佛受伤。

7月12日
吉鸿昌率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7月25日
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南中国海的9个岛屿已划入法国版图。中国外交部对法方提出严重抗议。

9月18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

9月30日
世界反帝大同盟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宋庆龄等主持大会。

10月
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到达瑞金。

10月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10月4日
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宋子文任主席。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1933年10月设立了全国经济委员会,宋子文任主席。图为常委会就职典礼。

10月16日
方振武、吉鸿昌离开所部赴天津,抗日同盟军失败。

11月
英国煽动和加尼牙孜,在喀什建立“伊斯兰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

11月20日
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次年1月底失败。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图为他们在福州召开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时的合影,主席台上左起:12为蔡廷锴,13为李济深,16为蒋光鼐。

12月6日
无线电发明者、意大利人马可尼为考察各国使用无线电情况,经日本、朝鲜来华。


榆关(山海关)争夺战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山海关警备司令何柱国。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山海关东门。一出此门即为东北境界。日军欲攻热河,遂向此进兵。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1932年冬,日军在榆关(即山海关)作陆空军演习,作进攻准备。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榆关(山海关)争夺战。1933年1月,日军向榆关进攻,中国驻军奋勇抵抗,但因南京政权不给予支持,卒告失败。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山海关被攻陷。此为城东南之魁星阁,下为敌军。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侵占山海关之日军。

中国守军展开长城抗战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1933年3月,日军继续向河北、热河两省长城各口侵犯。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及驻守长城沿线其他军队,给日军以迎头痛击。图为防守在长城罗文峪的第二十九军。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二十九军阵地遭敌机轰炸,部队人马偃卧作战。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华北危急时,蒋介石北上,亲示机宜。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阎锡山与徐永昌赴石家庄谒见蒋介石。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与喜峰口战役同时,冷口亦传来捷报。此为守冷口之三十二军军长商震。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热河陷落后,敌军又进逼长城,3月9日陷喜峰口。我二十九军宋哲元与冯治安两部赶到,奋勇杀敌,入夜又组织大刀队袭击,竞将喜峰口夺回。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南天门之战,以左侧八道楼子之争夺战最为惨烈,肉搏十余次,失而复得者数次。此为我军反攻之情形。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屡得屡失之冷口。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驻在长城沿线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用大刀队突袭日军的高地据点,把日军赶出喜峰口。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在喜峰口外缴获的部分日军轻机枪。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三十年代的冯玉祥。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1933年5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图为抗日同盟军某部开赴前线。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抗日同盟军骑兵之一部(同上图)。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此为骑兵第三师第二团团长张学忠在收复多伦时受伤的留影。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抗日同盟军于7月12日克复多伦,受伤将士由红十字会送往北平就医前,在张垣车站留影。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之受伤断足者,冯玉祥皆赠与绣幅裹膝。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蒋介石坚持推行“先安内后攘外”的剿共政策,这是他手写的训示。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1933年9月,国民党调集100万军队在蒋介石亲自指挥下,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5次“围剿”。图为国民党军在根据地边沿修筑碉堡。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国民党建筑的军事碉堡。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3年)

国民党在第五次“围剿”时所采取的碉堡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