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增强技能 精益求精
第一讲 职业形象
〔引例与讨论〕
设计你的职业形象-----交际思维:让你记住我
案例1
1983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出访欧洲各国时,由于他在严肃的正式场合穿了一套花格西装,引起西方舆论一片哗然,有媒体评论他没有给予欧洲伙伴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可见职业着装在人际交往,包括外交中的作用都是不可轻视的,一个人的服饰不符合一定的场合要求会引起误会,导致对职业形象的不良影响。
案例2
现在巴林银行工作的 中国女博士南希由于穿着朴素,自我展示的能力平凡,在面试时,她的能力被低估和忽视。尽管她出色的计算机能力使她被公司雇佣,但她留下的那个普通、平凡的第一印象,却成为日后事业发展的障碍,这也让她的上司感到遗憾。他说:“她看起来像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士,但进公司后,她的专业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不幸的是由于近来时的位置太低了,我们只能在那个基础上为她加薪。”
〔阅读与揣摩〕
职业形象设计目前还是被许多人忽视的一个概念。心理学有一个“首轮(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使别人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只是在初次见面的几秒钟时间里。他人由此产生的对你的看法与评价,在此后的相互交往中将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特别是初涉职场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职业形象设计的基础是形象美设计,有人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外表美,主要由容貌美和形体美来体现。由于人的容貌美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生长的经济、生态环境所决定,也可以用仪表、着装来改善,所以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静态美。第二层次的美是人的健康美,主要由人的体态、姿态、举手投足等反映出的全身或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敏捷性和耐劳性等来体现。因此,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动态美。一般会通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运动、营养、劳逸程度而形成。最高层次的美是指人的气质美,主要是由人的性格、风度、礼仪、态度、谈吐来体现。一般会通过读书、思考、社交、职业历练而获得,它可以充分反映人的精神面貌美。男性员工的职业形象美,表现为自信、稳健、潇洒、干练;女性员工表现为自信、端庄、优雅、大方、干练。
总之,职业想象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一个人的自我“包装”,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彰显职业素质的内涵,培养职业责任意识,发挥职业角色的作用,达到提高职业行为效果的目的。以下我们就来学习职业形象设计的四大自我“包装”。
一、 仪态“包装”
可能有人会认为,“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职业形象设计是小题大做,没学习的必要。其实,礼节礼貌乍看起来,大都仅涉及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类的“小节”。然而没,小节之处也尽显精神,古语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教育、修养、文化高低的反映,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人际交往讲究彬彬有礼,国际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如果你能待人接物得体,有朋自远方来因以礼相待而如沐春风、宾至如归,会为你和你的亲人、朋友平添生活和工作的快乐,也会增加你的职业幸福感。反之,若置礼宾规范于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授人以笑柄。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礼仪“包装”,包括站姿、坐姿和步姿的基本训练。使你掌握生活及工作中的礼仪风范,为你平添优雅、风度和自信,使你成为人群中的一个亮点。
姿态1:端庄站姿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古代《千字文》中的“行端表正”就是告诉人们行为要端庄,外表要正派。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姿是人的组基本姿态。男士“站如松”女士“亭亭玉立”,是人们对男女标准站姿的形象描述。端庄的站姿可以充分表现人体的静态美,是形成端庄仪态的起点,给人以最直观的整体视觉印象,不可忽视对你整体形象的影响。
(一)站姿要领
重心放在两腿之间,挺胸、收腹、立腰、肩平、头正、两眼平视、嘴微张、笑容满面、双臂舒展并自然下垂;
男站姿:肃立——双手置身体两侧,两脚呈V型;
女站姿:直立——双手腹前相搭轻握,两脚呈V型;
(二)站姿禁忌
在公共的正式场合,站姿有以下几点禁忌:①双手叉腰;②双手抱于胸前;③手插入衣袋;④东倒西歪;⑤懒散地倚在墙或椅子上;⑥做小动作,如翻弄随身物品、摆弄打火机、玩弄衣带、咬手指、抓头、弄鼻、拽发辫等;⑦与人勾肩搭背;⑧弯腰驼背。
在车间机器旁,站姿要考虑安全因素,不能倚在机器上侧立;迎宾或站柜台,不能将两脚相塔。
姿态2:端庄坐姿
坐姿是人最常表现的一种工作和生活姿态,端庄的坐姿一般形容为“坐如钟“,同时也要让人觉得安详舒适,娴雅自如,防止死板。
(一) 坐姿要领
抬头挺胸,背部与臀部成一直角,目光平视,双手自然摆放在双膝上;双膝并拢、两腿自然弯曲;无论是椅子或是沙发都不宜坐满,只坐下一半或2/3处为宜。
男坐姿:坐正,两脚略向前伸,双手分别自然放于双膝上。
女坐姿:两腿自然弯曲,也可脚腕自然交叉,两手相交放于双膝上。
入座姿态:要有轻柔和缓的效果为宜。走到座位前转身,右后脚向后撤半步、轻松坐下,然后右脚与左脚并齐,女性如果穿裙子,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后入座。
离座姿态: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退半步,两手在两膝上轻轻用力,而后站起。
(二) 坐姿禁忌
1.两膝左右分开,两脚呈八字形,女性若这样坐有失雅观。
2.脚尖朝内,脚跟朝外,内八字坐法,脚勾椅子腿,会显得行为俗气。
3.双手夹在大腿中间、殿在大腿下、手心向上、歪歪斜斜,双手平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显得心态不自然。
4.坐下后一会向东一会向、半躺半坐、前仰后倾,显得人情绪躁动不安。
5.不可猛坐猛起,弄的座椅乱响,显得冒失。
姿态3:端庄步态
步态是人行走的姿态,端庄的步态属于健美的姿态,可以呈现出“动态美“。
(一) 步态要领
抬头挺胸,步位稳重矫健,双眼平视前方。
步度标准: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自己的脚长。
步位标准:脚落地时放置的位置,应是一条直线。
(二) 步态禁忌
1.大步流星:行走时步度过大或过急,显得不稳重。
2.左摇右摆:身体行走时双臂摆动幅度过大,摇头晃肩,显得浪荡。
3.磨磨蹭蹭:行走像平时散步,显得无所事事,漫不经心。
4.匆匆忙忙:行走时步子小而急,显得心态浮躁。
5.八字步:脚步呈内八字或外八字,显得不雅观。
二、仪容“包装”
仪表仪容体现了你的精神面貌,好的面貌在面试时可以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和美的享受,在职场上,会给人清爽、利落、美丽的印象。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毕业生,职业性的仪表仪容,不求华丽、时尚、风光、个性,但求职业化,核心是六个字:干净、整洁、文雅。
日常的仪容“包装”,包括发饰设计和面部淡妆。
“包装”1:发饰设计
人的仪容包装要从“头”开始,发型设计可以使人活泼年轻,也可以让人变得端庄文雅。你的个体形象,给人的整体印象,主要是靠发型。女性留刘海儿就会显得年轻,男士剪过头发马上就会显得精神。在交往中,男性和女性的视觉差别主要是发型,因此,女性的发型在潜意识中,最被重视。女性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型,是最好的仪容“包装”。
(一) 脸型与发饰
⑴椭圆形脸是标准脸型,可选任意发式。
⑵长脸型 的人显得面部消瘦,发型应适当遮挡前额,用以使脸型变短些,脸部两侧应有头发,用以加宽脸型。男性“四六开”或“中分”发型,一般不适合长脸型。
⑶圆脸型的人双颊显得宽一些,应将头发梳高,与宽脸型相协调;寸头适合于面部饱满的圆脸型男性。
⑷方脸型应设法掩饰棱角,额部窄的脸型应增加两侧头发的厚度,前额较宽可以梳“三七开”的分头。
(二) 季节与发饰
⑴夏天可留短发。女性如果是长发,夏天可以梳起或盘起,使人显得精神和凉爽。
⑵冬天衣着较厚,女性留长发既显得美观又能保暖。
⑶男士四季都应以短发为主,短发可以体现男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男性梳长发已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了。男性发饰长度的原则,应该是前不顶眉、侧不掩耳、后不碰领。
总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你平时怎样打理头发,最好在衣兜里装一把小梳子和一面小镜子。面试前、步入公共场所前、有约与人见面前,最好到有镜子的地方整理一下头发。因为路上风吹雨淋,公交车上的拥挤,都有可能把你的发型弄乱。
(三) 饰物与发饰
女性可在头发适当部位用头花、发卡等装饰,不仅可以增添魅力,还可以对整体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 洁净与发饰
一头整齐、洁净、油黑乌亮的头发就构成美的形象。如果“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会给人以精明强干或干练的感觉。
一般冬天每三天洗发一次为宜,因头皮表面有一层天然保护肤质,不必每日清洗。但南方夏天较热,汗水增多,应每日清洗。
(五) 发饰禁忌
⑴有立发。若干头发倔强地站立,有些“爆炸式”等新潮头发,不适合艺术类的人士,尤其是机关、大中型企业、外企公司等公开正式的场合,个性的过分张扬,会给职业文化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和评价。
⑵有头屑。头发黏糊糊的,或者有使用护发用品后形成的白屑,或者头发看上去不是丝,而是缕。
⑶有异味。顶着多日不洗的头发,头汗或头垢会散发出异味,影响个人形象,别人会不愿与之交往。
⑷染彩发。女同学不可染彩发,染彩发是标新立异、显示个性的时尚行为,而一般大中型企业或公司,特别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都注重庄重大方,否则一般会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⑸头发乱。蓬乱的头发、头皮屑裸露的头发,由于脏乱,会让人感到不卫生,无修养。
⑹太特别。男士头发不必过长,过长会显得衰老憔悴,但也不应太短,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剃“秃头”。当然,搞艺术、美术职业的发饰可以更为自由、个性化。
⑺过多饰物。女性头发饰物不可过多,不可过于光亮耀眼,否则,给人一种俗气的感觉,反而失去自然美。头发饰物的色彩、样式要与年龄、肤色、衣服颜色相一致。
“包装”2:面部化妆
人的美丽是由眼、耳、口、鼻、眉精妙地组合搭配后,写在脸上的生动乐章。所以女士可适当地化妆,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化妆一般包括肤、美发、修眉、画眼线、话唇线、呵护手部。学生可以主要描画眉毛,显得清秀。唇色淡的可以上一点淡色口红,唇线不明显的可一画画唇线,用简易化妆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
毕业生面试时,女生子不要化浓妆,因为学生的基本形象就是朴素大方,浓妆艳抹反而会给考官一种不好的感觉。所以化妆既要给人以深刻印象,又不要显得脂粉十足。如果晚上参加娱乐活动,因灯光较暗,可以适当加重化妆浓度。
男士不能留胡子,尤其是不能稀稀缕缕地只留几根,否则会显得老气和怪气。
三、 职业装“包装”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靠衣,马靠鞍”,可见 着装还是一门不简单的艺术呢!职业服装是职业人的典型形象,是职业人职业素质、职业品位、职业特征的外部表现。全世界的医生、警察、军人以及部分服务行业都有统一的服装,就是因为职业装有强调职业特殊社会地位的功能,统一职业装,也是对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的道德约束,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想想看,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特大地震救援中,什么样的职业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橙、白”所代表的人民子弟兵、消防队员、白衣天使的职业形象,不仅构成废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亿万中国人民拯救骨肉同胞的生命希望。这一令人难忘的历史一幕,生动地告诉我们,美的职业形象,具有彰显职业精神,强化职业意识,建立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识别职业特征,增强社会管理,提高职业影响力等多重社会功能。
职业装“包装”的关键点是服装的顏色搭配。
任何一中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原色调配而来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不同颜色的服装穿在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颜色的一般象征意义如下:
白色——安静、明亮、素雅;象征整洁、纯洁、凉爽。
黑色——严肃、冷漠、阴暗;象征庄重、深沉、悲伤。
绿色——生机、情怀、清新;象征希望、朝气、快乐。
大红——激情、奔放、活跃;象征吉祥、张扬、喜悦。
黄色——高贵、和谐、秩序;象征顺畅、亲和、献身。
蓝色——自信、沉静、开阔;象征坦荡、诚挚、安全。
紫色——智慧、神秘、洋气;象征高雅、端庄、乐观。
“着装”1:着装的配色原则
(一) 呼应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全身服装的整套色彩协调,服装的色彩要整套上下呼应或内外呼应。
服装的色彩呼应一般是上衣浅、下衣深,外衣深、内衣浅。如果与此相反搭配时,以深浅反差不太大为宜,否则上深下浅,会给人感觉头重脚轻,内深外浅,会给人感觉压抑。
(二) 适当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全身服装的色彩种类。全身服装的顏色搭配,一般不能超过三中颜色。所以,购买单件衣裤时,不能只考虑喜欢和好看,要考虑自己是否存有与之色彩相配的其他服装和款式,因为服装美不美,还在于服装顏色搭配后的整体视觉效果。
(三) 点缀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全身服装的装饰色。装饰色可根据实际需要使整体服装大到或生动,或活泼,或立体,或端庄的不同效果。如身穿深色服装用浅色胸花来装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女士如果身着低领的上衣,可以在脖子上系一条色彩明快的纱巾或戴一条项链点缀。
女性的手提包一般与衣裙色彩协调一致最好,穿套装时,手提包色彩对全身整体服装效果可起到点缀作用。
(四) 衬托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全身服装的基色。基色主要是指裤子和裙子的颜色。一般来说,黑、白、棕是配色中的公共安全色,他们最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不会引来非议和反感,配色效果也会较好。
配色的难点主要在于黑、白、棕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一件红上衣,配上一条绿裤子,就会显得土气了。大夏天烈日当头,穿一件黑色暖调衣服;冬天寒风之日,穿一件白色的冷调衣服;大喜婚庆日子,穿一件黑色衣服;送葬之时穿一件红色衣服,显得都很不适宜。
如无条件买不同手提包,配不同衣服的女性,就可选择黑、白、咖啡三种色调,配衣服时,就不必过多考虑了。
(五) 得体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人的体型,人的高矮、胖瘦的缺陷,都可以通过顏色搭配来体现美观。
个矮的人的上衣和裙子、裤子、袜子最好是一个色系的底色,深浅可不同,这样可使身材不因色彩发生长度上的视觉断开,上衣也不可过长,提包不要过大,否则会更显矮。女性穿长筒靴时,与裙子之间不要出现空断,否则不仅色彩过乱,而且身体分隔成多段也会显得更矮。个矮的人适合穿短上衣或者色彩一致的套装、长裙、长裤等。袜子的颜色应比裤子或裙子的颜色深,穿西装不能穿白袜子。
体态较胖的人,不宜穿浅色、横格、横条纹、带腰带、带大花、紧身的衣服;体态过瘦的人,不宜穿深色、竖条纹、太贴身、过于宽大的衣服。
大个子最好不要提较小的手提包,瘦小人最好不提较大的手提包。
(六) 时节配色
指配色要考虑颜色的性质,冬天适合暖色,夏天适合冷色。
总之,服装美不美“先看颜色后看花”,色彩对于服装来说重于衣料,没有不美的色彩,只有不美的搭配,服装色彩的搭配是一门学问。掌握这门艺术,不仅要考虑到服装样式、色彩、款式、衣料、饰物搭配,还要考虑到年龄、职业、场合这些因素,只有把握这一点,方能显现服装的职业和生活艺术魅力。
“着装”2:着装的TPO原则
TPO是英文的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三个词的缩写,是指人们在着装搭配时,应当注重的三个客观要素。
(一) 时间(Time)原则
这里的时间既是指每天早、中、晚,也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原则上子在不同时间里可以穿着不同的服装。例如,白天穿睡衣上街,会让人感到此人不自重、过于放任。有的人大冷天穿得很单薄上班或外出,不仅与大家不协调,而且自己也往往要抱团耸肩以取暖,会产生行动上不方便的后果和不愿意做事的心理,同时给人很不舒服的形象,多数还会引发感冒、鼻炎、风湿等病症,这种“美丽冻人”的做法可是得不偿失。
西方有些国家有一条明文规定:晚间人们到歌剧院观看歌剧类的演出时,男士一律身着深色晚礼服,女士也要以裙装为宜,着装端庄雅致,否则不准入场。这一规定体现了西方国家刻意营造优美环境与氛围的社会文化。
(二)地点(Place)原则
为了达到人们视觉与心理的和谐感,应配之以特定的环境相协调的服饰。职业人要注意以下几种场合的着装:
1.办公室或服务窗口
在机关 、企业办公室、部分对外营业的窗口服务部门职工,在上班地点要着职业正装。身着漂亮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