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装基础知识3
服装设计的3个前提条件
服装所具有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要根据穿着的对象、环境、场合、时间等等基本条件去进行创造性的设想,寻求人、环境、服装的高度谐合。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服装设计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T.P.O.原则。T.P.O.三个字母分别代表Time(时间)、Place(场合、环境)、Object(主体、着装者)。
1.时间(Time)
简单地说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服装的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服装的造型、布料的选择、装饰手法甚至艺术气氛的塑造都要受到时间的影响和限制。同时一些特别的时刻对服装设计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例如毕业典礼、结婚庆典等等。服装行业还是一个不断追求时尚和流行的行业,服装设计应具有超前的意识,把握流行的趋势,引导人们的消费倾向。
2.场合、环境(Place)
人在生活中要经常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均需要有相应的服装来适合这不同的环境。服装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场所中人们着装的需求与爱好以及一定场合中礼仪和习俗的要求。一件夜礼服与一件运动服的设计是迥然不同的。夜礼服适合于华丽的交际场所,它符合这种环境的礼仪要求,而运动服出现在运动场合,它的设计必然是轻巧合体而适合运动需求的。一项优秀的服装设计必然是服装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服装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在背景的衬托下更具魅力。
3.主体、着装者(Object)
人是服装设计的中心,在进行设计前我们要对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才能使人们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定位性。服装设计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层的人体形态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人体工程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加以了解,以便设计出科学、合体的服装。从人的个体来说,不同的文化背影、教育程度、个性与修养、艺术品位以及经济能力等因素都影响到个体对服装的选择,设计中也应针对个体的特征确定设计的方案。
服装设计手法
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单纯地模仿不是设计,更谈不上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光有想象力还不够,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服装设计需要美联社的想象和创造。
审美联社能力的形成,一种是先天的生理素质,如各人的灵敏度,转换速度,综合分析能力等等,应该承认每一个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二是后天的影响,如文化艺术教育,生活经历,社会熏陶,职业实践等等,另外设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进取性以及情绪等等也起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设计中还必须从各方面,广泛地得到启示。
我们常把各方面,多样的启示称之为设计手法,即是从哪一种启示着手,关于启示或手法的提法及归类也各有不同,在本教材中作以下归纳和阐述。
第一节 系列设计
服装的系列设计是指设计中由一件以上的若干件服培育形成的一个系列,服装的系列有许多划分方法,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系列,可供在设计时为启发和参考。
1,同一穿着对象的系列,如婴儿系列,少女系列,中老年系列等等。
2,不同穿着寻象的系列,如母子装,父子装,情侣装等等。
3,同一系型的系列,如裙子系列,裤子系列,T恤系列等等。
4,不同类型的系列,如内外衣系列,上下装系列,三件套,四件套,以及内衣中的三角裤,胸罩,短裤,短裙,长裤,长裙,上衣,长夜衣等七件,八件套系列。
5,同一季节的系列,如春,夏,秋,冬等系列
6,同一面料的系列,采用同一种或同类面料,但款式色彩不同形成的系列。
7,不同面料的系列,采用不同面料设计同一类型的服装形成的系列。
8,同一色彩的系列,采用同一色彩或同一色系由面料高级设计形成的系列。
9,不同色彩的系列,采用不同色彩面料设计形成系列。
10 ,同一装饰类型的系列,如绣同一类型的花,镶同一类型 的边服装系列。
11,同一装饰类型 的系列,如同一类型 服装或同一类型 的面料,但装饰类型 不同的系列。
12,同一风格的系列,不论服装类型,面料类型,色彩是否一致,但风格上保持一致的设计。
13 ,不同风格的系列,对同一穿着对象或同一类面料,或同一类服装类型,作不同风格设计形成的系列。
以上各种素列中,有的统一性多一些,有的统一性少一些,但至少应保持某一方面的统一性,统一感,不然也就不成为系列了。
第二节 组合设计
服装的确良组合设计指设计的若干件(一组)服装,在穿着时可作不同的组合搭配,如一件上装,一条裙子,可以组成裤装,也可组成裙装,一组服装中可供组合的单元数量越多,其组合变化也越多。如一件短袖衬衫,一件长袖衬衫,一件背心,一条长裤,一条裙子,一件上装,一件外套,共八件服增至少可以有以下十八种组合方法。
短袖衫 长袖衫 短 裤 长 裤 裙 子 背 心 上 装 外 套
A B C D E F G H
A C
A D
A E
A D F
A E F
B D
B E
B D F
B E F
B D F G
B D G
B E G
B E F G
B D F G H
B D G H
B E F G H
B E G H
组合设计如同系列设计一样,可以用相同面料,相同装饰‘’‘’‘’‘’‘’‘’。但不是一定要用相同面料,相同色彩,相同装饰,也可以用不同色彩,不同装饰。但是,作为组合设计服装,必须考虑相互搭配起来并同时穿着的,因此从穿着对象,风格方面应该是统一的,其它款式,色彩等各方面亦考虑到在各种搭配组合情况下的整体协调,组合设计的目的和特点就在于些,如果不注意或未能做到这 一点,也就无所谓组合设计了。
第三节 仿象设计
服增诉仿象设计是服装设计中对服装的整体造成型或某一训生物(飞禽,走兽,水族,昆虫)植物(花,草,树,果)建筑。器皿,用具或其它天然的,人造成的物质形象或某一局部。
服装的仿象设坟要从造型美观,穿着合体,轻软舒适,活动方便出发,因此并不是每一种物体的形象都可以被模仿来设计服装。因为有的物体本身并不美,有的形态不适合人身穿着,有的只能模仿某一局部,有的要加以变化,夸张,抽象化。真实的将一件衣服做成一幢建筑或一只昆仑,只会让人感到惊讶,可笑,面没有美感,在服装上有许多成功的仿象设计,如蝙蝠袖,鱼尾裙,喇叭裙,钟型裙等。
第四节 怀古设计
怀古设计也称复古设计,也直接称为某某时期,某某朝代设计,就是服装设计中参考或采用本国或外国的某一历史时期的风格,形态特征,色彩运用,装饰特色,穿插着方式等,应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上来。
怀古设计不同于为演出历史剧作古装设计,必须按照当时历史真实。而只是在总体上或是某些方面表现了当时的风格,从具体上来讲。往往是某些方面强调得多一些,某些方面采用得少一些,某些方面按现代潮流加以改良,其古的成分或多或少都可以,可以叫人一看就知这是十八世纪法国宫廷风格,或是仿我国唐代服装,也可令人不甚蝗了。这都是无关紧要因为不是在演历史剧,只在采用的得当,美观。就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原封不动的仿古,往往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第五节 地域题材设计
服装设计中以地域特征作为构思主题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有的用地名,有的用特定场合,有的用景象,有的用当地少数民族。如:东方女性,热带情调,都市节奏,巴黎之夜,江南水乡,云南风情,秋日香山等等,都是以某一特定地域的情或景来启发构思的,由于每一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自然景色都会有一种特有的感,可以扩大设计人员的思路,也可以给人以一新鲜的,奇妙的美感,另外人们还有一种向往异文化的心理,不一定向往文明地域,在服装上有时也会向往不甚发达的,甚至原始的风格,而这些往往不是凭空苦思瞑想所能达到的。
在汲取异国异地特色时也必面考虑到销售地区的风俗习惯及接受程度以及也必须具有时代感。
第六节 风格设计
服装的表现风格,也就是穿着这件衣服以时给人的感觉,适应范围不同的服装,要求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形成不同的风格,除了前面说所说的风格外,还有:
男性感,女性感
娇嫩感,稚气感,青春感,成熟感,老成感
活泼感,严肃感,庄重感,权威感
整齐感,清洁感
信任感,安全感
亲切感,热表感
温暖感,凉情感
古朴感,民族感,现代感,流行感
在设计服装中应根据穿插着寻象,穿着场合以及所要表现的风格,分别考虑款式,色彩,材质方面的选择,以达到要表现的风格,应逐项考虑,拟订出每一项的初步选择,然后再整理归纳,订出设计方案,要注意形,色,质三者之间的协调。
第七节 功能设计
服装的功能设计就是主要为了改善或增加使用功能而作的一种设计,如改善保温性,透气性,耐磨性,方便性,舒适性,增加新功能,设计多功能,多变,多用服装等等。这不单改善和增加了服装的功能,也有一种新鲜感。
但是在注意功能的同时,万不能忽视了美观,围绕着功能再作美的修饰,也常会取得平时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第八节 热门题材设计
所谓热门题材的范围极广,这指政冶,经济,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内,轰动一时,或在人们心中引起普通关注,并喜闻乐见的事和物,将事和物作为服装设计的主题或作为局部来装饰。
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用V字作为线条,解放初期的五角星装饰,我国乒乓球运动在国际上屡屡获胜,出现了乒乓运动装及以乒乓球,板作为装饰,宇宙飞船上天时出现了以太空为主题的太空服,宇宙服,运动会的会标及吉祥物以及热门的动画片中的阿童木,变形金刚等都被较多地用作为主题或装饰。
群众关注的,并喜闻乐见的题材,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对儿童更有吸引力。
第九节 逆反设计
服装的逆反设计就是将原来的,往常的,常规的服装造型反过来,颠倒过来,就是所谓逆其道而行之或称反其道而往之的意思,如将原来的上下,前后,长短,大小,男性化和女性化等颠倒过来,或是把风格上的粗犷与典雅,华丽与朴实,冷与暖,轻与重等到反过来,例:
领头开门由前身改至后背。
腰带由腰位改至前上胸或下脚。
领开深由原来的前深后浅改为前浅后深。
衬衫由原来前短后长改变前长后短。
以及由V型 改为A 型,由O型改为X型 ,由新潮改为复古等实际上也都是一种逆反设计。
逆反设计能帮助你在较大程式度上跳出旧框框,一反往常的逆境反设计能给人一种新鲜感和惊奇感。但是,在逆反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时代潮流,实用性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果处理得不 好,也可能使人感到可笑而不会被接受。
服装设计的要素
所谓服装设计的要素,就广义而言,它包含更多的有关服装设计的一切。狭义而言,它指的是服装设计最主要是因素。其中有款式设计,面料,服装色彩以及服饰搭配等方面。
现代服装设计不是单一性的,它是一全视的角度来审视人对衣装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它必须具备服装实用功能和时代的审美意识。
一 关于款式
服装设计是以人为基本形设计的,人体的形态和运动需要直接构成了服装的款式。从最初服装的产生到今天多种多样的服装,无论是披挂样式还是缝合款式都是一人体为形而变化的,它标志着人体特定的形态产生了特定的服装款式。即上衣下裳或上下相连。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服装的款式也随社会,经济,人的审美,季节变换等因素的变化,但是,可以确信时至今日,服装款式依然是上衣和裙,裤三种样式。在此基础上设计根据不同地域,民族习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社会时尚,流行趋势等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以此来满足不同时代人们对服装的需求。
二 关于材料
服装设计的材料涵盖各个方面,它已不是仅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的普通衣料。现代服饰材料包括;棉,麻,毛,化纤以及金属,塑料,纸等等不同物质,说到底,服装设计的材料运用,已从狭窄的含义中跨越到现代设计的广阔层面。
材料的直观含义是给人视觉和触觉的感受,例如;裘皮和粗毛织物视觉感觉是松软的,当你触摸时有温暖的感觉。织锦缎,塔夫绸,麻织物以及塑料,漆皮等材料,给人的视觉是横竖冰冷直线,触摸时不同与其它材料富有蓬松的张力。材料质地的不同必然产生它们之间的区别,松软与厚重的材料有其自身的量感,在服装设计中能表现服装的体积感。柔软轻薄的纱和丝绸物品,能更完美地表现人体形态。服装设计师只有善于运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设计作品。
三 关于色彩
服饰色彩与绘画色彩的规律有相似之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服饰色彩趋向流行时尚,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它直接与人的生活行为紧密相联,社会时尚的潮流往往牵动服饰社会色彩的变化。
设计师必须了解每一季的流行色。市场流行色的动向,人们对服饰色彩不同的需求,他们对服饰色彩认知的共性等等。每个人对于颜色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给色彩附加的意义通常取决他们过去与色彩的联系和经验。设计师主要在了解人们个性颜色的变化中,去发现公众对色彩所表达的某些集中的共性,然后再融合个性色彩来表现社会的流行时尚。
一套精彩的服装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首先吸引人们视线的必定是夺目的服装色彩。因此服饰顏色搭配运用如何,直接反映一套服装是否成功。
随机文章:
-03-17-03-17
-03-17
-03-04
-01-07
收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