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服饰资料 > 穿衣戴帽 各有所好-01 > 详细内容

我设计的服装 教案设计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设计、应用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服装文化以及服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2、 技能目标:学会对服装的设计与欣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符合自身特征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着装意识, 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服装文化,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创意的服装。

教学难点:服装主题的突出与设计的创意。

教学策略:让学生欣赏古代服装了解中国的服装文化→介绍服装种类及涉及项目→产生设计冲动→设计→讲评。

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为学生准备手头资料。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水彩用具、水粉用具、国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将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一组并选出组长。

二、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我设计的服装》

播放服装大赛表演VCD,让学生感受时尚生活的美。(情境触动)

课堂摘要:

师:看完设计师们的作品展示,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齐声:太棒了!好美噢……

师:那么,我们也来谈谈自己身上的服装吗,它有什么作用呢?(知识点一)

生1:能让身体暖和

生2:能保护身体的皮肤,使其不易刮伤,有防晒、防紫外线等功能。

生3:服装的产生,使人类更加文明……

师:它不仅起着防寒、保暖的作用,通过的设计它能使你的身体更加完美,更富有青春活力。你们想了解它相关的一些知识吗?

生:想。(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跟服装有关的知识,

(屏幕显示首页):

1、欣赏中国历代服装:(如教材:唐 周《簪花仕女图》卷(宋摹本局部)绢本设色、纵四十六厘米、全卷长一百八十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等以及古代各朝代的服装)。(知识点二)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下发资料和播放图片进行讨论:

b、 中国服饰有什么规律可循?

c、 我国各朝代服饰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前三个问题。(学习服装知识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总结:“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世界服装之林做出突出贡献。如:日本的“和服”就是唐朝汉式服饰基础上形成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日本的“和服”倒更应该称为“汉式服装”,因为和服的历史比汉式服装晚得多,而且和服是汉式服装的仿制品或翻版,完全继承传统汉装宽衣大袖,不用衣扣的主要特征。可见中国服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3、由我国历代服装引入我国各民族服装。(服装素材的多元化)

学生配合各民族服装特点(资料),采用七个常见的民族出示图片请同学到黑板上连线教学。

知识点:a、我国共有几个民族?

B、造成各民族不同服饰的原因有那些?

C、列举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如何发展的?

课堂摘要:

师:请问我国有几个民族?

生齐答:五十六个

师:对,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上,请问每个民族服装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1:民族风俗不一样。

生2:历史背景不一样。

生3:地理位置不一样。

师:回答的很好。各民族因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因素不一样,所以各民族的服饰精湛、独特、多姿多彩。但是,于由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的民族已经完全汉化,他们的服装有的就快要消失了。我们应不应该去保护他们呢?

生:应该。

师:那我们就先从认识它们开始吧!这里有七个少数民族的服装,请和它对应的民族相连。(屏幕显示各民族服饰)

学生动手联线。

4、 服装的种类:

课堂摘要:

师:我们讲了那么多的服装,服装的种类有那些?

生:有刚才讲的民族装。

生:学生装。

师:学生装、警察的警服,工人的工作服我们都称什么呢?

生:职业装。

(屏幕显示服装的种类)

师:对,我们服装分以下几种:(师生共同探讨)

( 知识点三)a、职业装

b、休闲装

c、运动装

d、礼服

e、表演服

f、学生装

1、服装设计知识

(1)让学生欣赏手绘服装图片

教师:这些漂亮、独特的服装让人们的生活更添姿彩,不仅展现了个人魅力,更增强了个人的自信。是专业的设计师赋予了它们生命力和美,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当一回设计师,为你的亲人、朋友设计一款能烘托出他们个人气质的服装呢?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学习这些必备的设计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知识的欲望。)

(2)服装设计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款式、面料)

教师:这三要素要达到合理、适当的组合,我们必须了解组合所依循的原理。

(3)服装设计最基本的原理: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基本法则。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把款式、颜色、面料按变化与统一的原理进行一些组合吗?(同时,课件展示要求和一些服装)

(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个构思的过程,能开启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给他们一个畅所欲言的表现机会。)

2、服装设计步骤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各种组合都有精彩独到之处,这是一个设计师所必备的有创意的头脑。但如果不了解设计步骤,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面请大家看看屏幕将演示的整个设计步骤。

服装设计步骤:A、折纸、裁剪。 B、画上人物。 C、看配色的效果

3、衣服搭配知识

教师:大家在学习设计步骤时,通常会遇到一个难题:设计的服装款式、颜色等都必须结合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也就是服装如何去搭配来体现对象的气质。

(1)欣赏课件展示的图片(身穿各种服装的模特,图片旁注明款式、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的美)。

(2)由(1)导入本节课的难点:衣服搭配的基本要求(课件展示):

①要满足穿着场合和功能要求,如运动装,休闲装等。

②结合着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肤色等特点,如:少年装,中老年装,男士服装,女士服装。

③注重款式、色彩、的对比变化与服装风格的统一,如粗犷的牛仔系列,端庄的工作装等。

教师小结:学会衣服搭配的方法、要领,不但可以在服装设计中对服装进行各种恰当的组合,穿出对象的个性和风格,还可以利用服装来扬长避短,弥补形体上的不足,进一步烘托出着装人的气质和美感。

教师出示预先画好的完成作品(形体可分解)作重新组合,让学生更直观。(通过演示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三)反馈创作阶段

设计要求:教师提供模特图片和各种款式的服装,提出着装对象出现的场合,要 求学生搭配服装的款式,选择适宜的面料、颜色。

(1) 绘画表现形式:A、可通过国画、水彩、水粉、剪纸等形式(提 倡表现形式多元化)

B、也可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把各自作品优秀的部分,重新再组合成为一幅新作,参与评比。

(四)评价阶段

自评、互评、师评:

教师:请设计好的同学讲讲你设计的服装所选择的款式、颜色的特点。也可以评价周围同学设计的作品,吸取值得借鉴的地方。

评价标准

A、方式、款式新颖得体

B、色彩和谐

C、对比鲜明体现对象气质符合身份场合

自评

互评

(课件展示自评、互评内容)

师评:同学们绘制出来的效果图都很有想法,许多有自己的主题,能把衣、裤作为一个整体,使之协调统一这点也是出乎老师所料的。在媒材的选择上相对单一;以至形式比较少,不够丰富多彩。

七、教学拓展:根据所学的服装设计理念与方法,课后以“变废为宝时装秀”为设计主题,利用纸杯、吸管、包装纸等做成的“时装”上演一场环保时装秀。向人们宣传旧物新用品,树立环保意识。

九、课后反思:

1、目标达成:有95%的同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30%的同学达到优秀,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2、教学体会:此课已经尝试,证明行之有效,自感效果良好。学生们课堂活跃、勇于参与让我振奋,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惊喜。这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点是题材新,它打破了以往以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服装艺术的发展,使服装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中挖掘出服装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二是多媒体电脑的合理运用及课件的完整美观。电脑课件做的比较精美,完整。特别是图片质量高,很能说明问题。整个课件具有视觉冲击力。

第三点,课前准备充分(为此我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件的制作,材料的积累,教学过程等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周密的考虑才会有这样精致的课件及完整的教学构思,

第四点,整堂课中合作性学习优为明显,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结合的很好,分组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想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是有差异的,合作学习即可以尊重他们的个体对事物的感受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相互磨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第五点,学生的作业效果很好,每个小组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效果都不错,每个组的作品都与众不同、各式各样,有的同学还加了许多装饰物,每套服装上都有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点与我在设计作业时是分不开的,我没有用条条框框去制约学生,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感觉怎样?”学生给我一个字“爽”。从他们红通通(因动手设计服装和成果表述造成的)的脸上,我看到学生的开心和快乐,我感觉到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合作的精神在滋长,我知道我这节课成功了。

学生们对关于服装的知识学习兴趣浓厚,但是运用多种方法绘制设计图的学生不多,特别是运用水彩、水粉、国画、纸版的方法绘制服装的学生不多,多数同学依赖于水彩笔和蜡笔。这说明学生对其它画种的表现方法与运用掌握的不够扎实,这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多加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