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小苹果_口述实录
东北冬天的寒冷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的。这样的冬天里任何水果的储存都是问题,水果贩子们稍不留心就会有卖冻水果的幸运。本来长着红脸蛋的苹果冻得硬邦邦时就会变成面色黧黑的老太婆,而且无论冻之前是怎样的脆冻了之后再化开无一例外的变的软塌塌的,难吃极了。东北有名的冻梨是那种小小的圆圆的黑色的山梨,吃起来酸甜各占一半,守着烧的红通通的火炉吃原是件享受的事;原本金黄的的鸭梨要是冻了再化开就水拉拉的让人提不起胃口。而且有了孩子的人原是不能吃太多的生冷的东西的,这就使在冬天怀孕的我很为难:补充营养吧鲜亮的大苹果实在价值不菲,不补充也是不可能的事。幸好有一种小个儿的国光苹果既好储存价格又便宜,而且酸味比别的苹果来得浓重,既合胃口又符合我们的消费水平,漫长的一个冬季这种小苹果就成了我补充营养的唯一选择。 怀孕的人总有一些怪癖,我对这种小苹果简直到了百吃不厌的地步。每次洗苹果的时候我通常要洗十只以上,吃苹果的时候从没有一次吃一只的时候,每次至少吃两只以上。在舒缓的声里细致的削一只小苹果,看着细细的青红的苹果皮慢慢垂下来,青润的果肉散出淡淡的香,感受着宝宝一举一动的轻柔撞击,我得承认我至少是幸福的人群中的一分子。
我的小苹果要吃完的日子,老公就象一个负着皇命的大臣积极又严肃的去采购。他下班的时候虽然才下午四点半,可是天已经黑了。他骑着一辆二八的永久自行车开始满大街找我的小苹果。点着蜡烛的水果摊上一般不卖这种廉价的水果,就是卖也贵,他要去批发水果的地方买那种用红尼龙丝网袋装着的论包卖的小苹果。有的时候他去了刚好没有了,有的时候有他又凭他有限的鉴别能力认为不够新鲜,还有的时候他挑好了价钱也讲好了,刚好有个熟人偷偷告诉他另外一处批发点的包比这儿大,他就坚决地放下手里的包骑上车去另外一个批发点。如果另一个批发点的苹果包确实大,可是价钱却要贵那么两三块钱,他就要掂着苹果包大费脑筋,无法决定是在那儿买还是再骑车回去。最后他都会选择回去,在冷风中骑车虽辛苦到底可以剩下实实在在的两块钱。
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不见他回来,我就知道他是去买苹果去了。将烧好的饭菜严严实实地用大碗扣好,坐在热炕上翻着书等他。说也奇怪,虽然有几次我会把风中不知什么铁片的撞击声当作是他那辆自行车的响声,却总能准确的捕捉到他回来的声响,在他刚要伸手敲门的一瞬间替他打开门。经过近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奔波,他的棉帽子四周都结满了雪白的冰花,见我开了门他一边推自行车进来会一边问些“着急了吗?”、“害怕了吗?”之类的话,然后就立好自行车把精心挑来的一袋子小苹果抱进我们当作储藏室的小屋。我跟过去看着那往外冒着寒气的苹果,象一只松鼠看着自己的粮食一般塌实。 现在想起来我们还会说“真不知那时吃了多少小苹果”。
前两天我们在小区周围闲逛,又发现了那种小苹果,十年没见仍是红绿相间的打扮,在五颜六色的水果堆里显出不相称的朴实。我们不约而同的买了几个拎回家。冬天要吃西瓜、夏天要吃橘子的女儿在我的鼓动下尝了一口,就再也不要别的水果了,每次只要吃这个,而且大有母风,每次必吃两个才过瘾。削皮的任务交给我,常常的她吃够了,我也腻烦了不想再削,结果我就吃不成了。可是就是看着它们也高兴,我好象又回到了东北那个寒冷的冬天的傍晚,感受到了老公带进来的散发着小苹果清香的寒气。
我的小苹果要吃完的日子,老公就象一个负着皇命的大臣积极又严肃的去采购。他下班的时候虽然才下午四点半,可是天已经黑了。他骑着一辆二八的永久自行车开始满大街找我的小苹果。点着蜡烛的水果摊上一般不卖这种廉价的水果,就是卖也贵,他要去批发水果的地方买那种用红尼龙丝网袋装着的论包卖的小苹果。有的时候他去了刚好没有了,有的时候有他又凭他有限的鉴别能力认为不够新鲜,还有的时候他挑好了价钱也讲好了,刚好有个熟人偷偷告诉他另外一处批发点的包比这儿大,他就坚决地放下手里的包骑上车去另外一个批发点。如果另一个批发点的苹果包确实大,可是价钱却要贵那么两三块钱,他就要掂着苹果包大费脑筋,无法决定是在那儿买还是再骑车回去。最后他都会选择回去,在冷风中骑车虽辛苦到底可以剩下实实在在的两块钱。
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不见他回来,我就知道他是去买苹果去了。将烧好的饭菜严严实实地用大碗扣好,坐在热炕上翻着书等他。说也奇怪,虽然有几次我会把风中不知什么铁片的撞击声当作是他那辆自行车的响声,却总能准确的捕捉到他回来的声响,在他刚要伸手敲门的一瞬间替他打开门。经过近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奔波,他的棉帽子四周都结满了雪白的冰花,见我开了门他一边推自行车进来会一边问些“着急了吗?”、“害怕了吗?”之类的话,然后就立好自行车把精心挑来的一袋子小苹果抱进我们当作储藏室的小屋。我跟过去看着那往外冒着寒气的苹果,象一只松鼠看着自己的粮食一般塌实。 现在想起来我们还会说“真不知那时吃了多少小苹果”。
前两天我们在小区周围闲逛,又发现了那种小苹果,十年没见仍是红绿相间的打扮,在五颜六色的水果堆里显出不相称的朴实。我们不约而同的买了几个拎回家。冬天要吃西瓜、夏天要吃橘子的女儿在我的鼓动下尝了一口,就再也不要别的水果了,每次只要吃这个,而且大有母风,每次必吃两个才过瘾。削皮的任务交给我,常常的她吃够了,我也腻烦了不想再削,结果我就吃不成了。可是就是看着它们也高兴,我好象又回到了东北那个寒冷的冬天的傍晚,感受到了老公带进来的散发着小苹果清香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