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调研经济发展时的讲话_经济工作


    这几天,我和建民同志还有省委、省政府几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运城作调查研究,一是来看望我们的干部群众,二是来实地了解运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路走来,深刻地感受到运城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低谷”,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回升向好。我看了几个基本的数字,今年一季度和1-5月份,从gdp、到固定资产投资,到财政收入的增长,到居民和农民的现金收入,我看增长的速度,一个是比较全面和均衡,再一个速度比较高。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这在我调研的六个市中是最高的,达到46.2%,而且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达到了两位数,我认为这是一个全面的回升向好,这是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受,运城这几年来应该说社会稳定、干部的精神状态比较好;第三个感受,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比较大,而且成效比较明显,四个“百万亩”应当说在全省来讲思路比较清晰、抓的力度比较大,规模和产业化的效益比较明显;第四个感受,从今天去的开发区来看,包括从一些资料上看,招商引资的力度比较大,而且成绩、成果应该说也是很明显的;第五,抓民生的力度逐步加大,提出了六个“全覆盖”,比省里的还多一个,有的已提前一年完成任务。真的感到,你们的工作思路比较清晰、工作比较全面,这是一个总的感觉。特别是今天看的大运重卡、包括纺织企业,应该说都是新企业、都是招商引资企业?而且是发展比较快,前景比较广阔的企业。我看了以后,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觉得运城的前途是无限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感到以卫东同志为班长的市委,是一个团结、干事的班子,省委对于你们的工作是满意的。由于这次调研的时间不长,尽管看了一些材料,刚才卫东同志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汇报,安庞同志作了补充,但毕竟了解有限,所以我很难对你们的全面工作作出一个评判或者说作一个完整的讲话,我谈一些感受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主要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第一,运城应该以更大的胆气来增强跨跃发展的紧迫感
    这是我到各地都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之所以在运城再次提出以更大地胆气来加快发展或者实现一个跨跃式的发展,是因为我看重运城有这方面的条件。无论是区位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和现在所形成的农业产业条件、工业基础条件,都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发展、跨跃式发展。为什么要这样讲?区位条件、气候条件、条件、交通条件,我在这里不展开讲了。我认为单纯从地形、地貌来讲,运城恐怕是山西国土最好的一块地方,面积是1.4万平方公里,卫东同志刚才汇报时,我就想到了西安,西安大概是1万平方公里,这是个大数,但是它有5000平方公里不在平原上、而在秦岭的北坡,只能搞生态,不能搞建设。真正讲,包括蓝田、周至、富县等几个县都在秦岭山上。5000平方公里当然是一个大城市,我讲一个数字概念,他们做出了一个规划,大概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9000亿,当然他们有城市的条件,我仅从国土、地形地貌上讲,从承载城市和工业的条件来讲,因为山上很难做工业、很难建城市、很难产生gdp。这次我来运城之前,看了你们的材料,注意到你们准备搞一个“金三角",包括运城、渭南、三门峡,现在从gdp总量来讲,应当说运城在前面,今年是728亿,三门峡709亿,渭南655亿,当然人均gdp无法与三门峡相比,三门峡只有220万人口。关键是要看两个数字,一个看增长的数字,运城今年和今年,一个7.1,一个6.7;长期以来渭南是个落后的地方,但省政府给了它与秦岭南坡的三个贫困市汉中、商洛、安康一样的政策,无论是转移支付也好,还是配套也好,都是按陕南的这三个城市对待的,所以渭南这几年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今年15.2,今年14.3。二是看固定资产的数字,这方面渭南更厉害,今年54.5,今年52.7,今年估计还要保持40%的增长速度,运城和渭南比,关键是看固定资产投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的是一个建设的速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期。
    我认为,运城应该有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你们提出了两个数字概念,一个是13,一个是15,原则上讲,运城应该按照“翻一番”来做这样的安排和努力。我们的信心第一个是建立在我们整个国家仍然属于战略机遇期。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应该还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机遇期,还在这个范畴之内,大局没有变,而且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重整之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还会保持一个可持续的比较高的增长,这是大的趋势。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工业化的过程没有完成、城镇化的过程也没有完成,这两个过程实际上都是高速发展过程所提供的动力和空间,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要对能源、对原材料、对工业的装备和制造都会提供大量的需求。这一点,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从自身内生动力来讲,我们是内陆地区省份,工业化的过程和城镇化的过程是我们最基本的动力和加快发展的空间。第三,从我们山西自身的发展空间来讲,我们工业化过程没有完成,而且我们的工业化增长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别人更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的产业链太短,提升了我们加长的机会,相对于沿海地区,比如说广东,它两头在外,原料加工就是“三来一补”这个过程已经没有优势了,而相反我们工业化过程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关键问题是我们要去认识它、把握它,比如说煤炭,我们到“十二五”末产能达到10亿吨,如果直接挖煤,只有3亿吨的增长空间,没有多少前途。煤是个好东西,但把煤变电只是第一步,只是1和2的关系。如果说我们把山西的煤炭拿出两亿吨来直接做煤化工,这里面的资本价值有多大,然后做石油替代,再进入机械化工,是多大一个空间。比如说我们用煤加你们的盐,再加煤层气来做循环经济,这有多大的空间。我说这话都不是空穴来风,比如说早在四年前,我当陕西省长的第一次办公会上,就给一个油田讲过一句话,叫做稳油、扩气、增化。什么意思呢?稳油,就是说油就是这么一点,如果按5o%的速度增长,空间有限。扩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搞天然气。但关键是在增化,就是要用它油渣的优势来培育盐的资源,有天然气的资源,再加上煤炭,它光在井边、一个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今年产值就达到30个亿,现在已经干了3年了。就山西来讲,我们还有好多好东西,还没有去用它,比如我们的潞安,煤气油已经有20万吨,但如果变成30o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后面还有若干的制品。作为山西来讲,产业链的延长,还有很长的增长空间,关键问题是我们现在还停留在传统煤化工的模式,还停留在一般性的传统技术焦化的一个产业链中,还没有更多的运用现代新的煤化工技术。我在另外的会议上讲过,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着名有机化学家乔治a奥拉,他就写了一本书,叫做《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这本书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大运,还有别的企业,都有更广阔的空问。城市化也是我们的一个广阔的空间,比如说在东部地区,现在已经是70%了,它增长的空间就与我们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的城市化是39%,我们再增长10个百分点,那就是50万的城市人口,就是50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这个概念,一个人10万。
    为什么我提出来应该加快发展,这是有依据的,既有发展趋势上的依据,也有现实的依据,当然干部群众也希望我们发展的更快一些。因为不发展你怎么改善民生啊,所有的发展落到底还是要改善民生。如果没有钱,那你怎么改善民生啊,不管是医疗、、给水、广播、电视也好,都是要钱的。钱从哪里来啊,钱在发展中来的,在加快发展中来,在跨越式发展中来,所以从群众的期盼来讲,也应该加快发展。当然,我们定指标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做计划时留点余地,这也是应该的:另外一种就是叫背水一战,跳起来摘桃子,我更赞成要跳起来摘桃子,只要大家紧一紧、比一比,追一迫,我们就上去了。这不是一个难事情。内蒙古就是连续8年保持年均超过17%的增长速度,它不也就是靠煤吗。对我们山西来讲,山西比它离北京、离渤海湾还近呢,他无非就是拿煤来做文章,包括相关的政策,包括资源的配置,而且以煤来招商,搞各种制造业,搞光谱产业,而且提出相当多的要求,比如说你要来投资发展,我可以给你煤炭,但你必须给我搞多少亿多晶硅,他就是用这个资源优势来招商引资,这样的话就变成了经济的优势,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速度要加快。刚才已经讲过了,应该是两位数的增长,你们定为13左右,应该没有问题,15我先不敢说,当然也有定到15的,不是没有,但是我觉得13.5左右运城是完全可以的,当然你们可以计算,可以从你们的交通、资源禀赋等方面认真计算。另外,城镇化的速度要加快。我认为运城是有条件的,因为搞城镇化,是要相关的地域条件来承载的,你不能都建在斜坡上、高山上,谁也上不去,树栽了也不活,那没办法。你们这个地方,城镇化是可以加快的,要比吕梁那些地方好多了,比朔州、忻州强多了,对你们来讲更应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二是产业要做大。刚才你们讲的五个产业集群,我很赞成。产业做大要抓两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一定要抓一些大企业,大企业本身应该尽快做大,包括大运,可以搞到300亿。你们这里,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有5个左右的上百亿企业,有20个上50亿的,因为你没有这些大企业就无所谓集群化。集群化应该首先有龙头企业,然后围绕它来搞配套,形成大集群。怎么抓大企业,一方面抓现有的企业成长壮大,另一方面抓招商引资大项目。抓大企业我们就要说一下抓大项目。你刚才讲的100亿硬指标,我也赞成,你们必须再去招商引资,发展一批1o亿、2o亿、5o亿,甚至投资上百亿这样项目的大企业,这个也是能够做到的,不是做不到的,他无非就是我们去跑吧、去寻找吧。比如说西安现在的国际港务区,有一个投资100亿的大项目,那是怎么搞来的,省委书记去,省长也去,市委书记也去,管委会去了17次才把这个项目给搞来了。这个东西它不是清描淡写,这不是绣花,那就是下定了决心。我在多次会议上讲过,“发现即发展”。今天这么多县委书记在这里,我也讲一讲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我是倒过来说的,化时代对国防来讲的“发现即毁灭”,一个目标看到以后,马上定点打击,这不是“发现即毁灭”吗?对我们发展来讲,“发现即发展”,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虽然在信息化时代,实际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比如我们想要找一个加工铝镁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资源,都有好的铝镁,但是正好有一个地方,它正好就有这个企业,它要到我们中西部来发展,因为政策都差不多的,服务也都很好,那么就是谁先发现谁就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先机,这就叫发现即发展。产业要做大,首先要有大企业的引领,其次要有大项目的支撑,然后才能够有集群化的发展,这才可能壮大集群,我是从思想方法上讲的,就是要讲这么个逻辑。产业要做大,包括我们的农业产业化。今天我看了好多好东西,现在都是一个规模问题。解决规模问题就是要推广“一村一品”的模式,推广农村合作社的模式,然后把这个一村一品不是变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