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今年中考复习要调整策略变化_备考策略

    3月23日至26日,西安市教科所组织多年参加省命题及阅卷的各学科教研员,就今年中考7大学科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试卷题量等方面的变化点,向全省上百所中学初三及进行了全新解读。记者特邀采访了报告会的七大学科主讲人,七位专家就如何针对变化积极应对作出了关键指导。
   
    突出重点有效复习
    西安市研究所语文学科教研员贾玲
    变化点:
    1.“积累与运用”板块分值比例有所提高,由原来总分值的13%提高至14%,且增加了“掌握常用汉字(词)的基本意义”的考查;在识字与写字增加了“掌握常用汉字(词)的基本意义”这一点要求,明确指出“重点考查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涉及到的常用汉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在“优秀诗文记诵积累”中加入了现代诗文名篇(段)的考查;2.综合性板块分值比例稍有降低;3.写作板块今年重在“要求学生在创造性表述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创新;4.加大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的考查。
    应对:
    认真掌握《语文中考说明》的稳定与变化;用好“题型示例”,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现代诗文名句背诵应重视,特别要注重落实;准确把握各板块的复习进度和比例,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研究探究性、开放性、创新性;写作指导要具体,注重在指导下的写作实践和方法探究。
    克服2009届中考语文网上阅卷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语文基础知识不过关;书写潦草,错别字严重;考生对名着阅读新题型不适应;审题不清仍是学生答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学作品阅读依然是难点;文言文翻译关键词落实不够;对题的理解把握不准确等。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依据各科《课程标准》命题;试题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体现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科学素养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
    语文学业考试力求全面覆盖《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的目标,突出关键,强调重点,有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调整策略 应对中考变化
   
    抓住考点强化模拟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许盈
    变化点:
    1.考试内容上突出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2.加重双基考查,注重对解决一般问题的通法考查;3.突出体现思想方法;4.改变试题形式,增加了思维含量;5.示例部分变化一是出现了答案不唯一开放性题目;6.倡导用数学的意识;7.开放探究类题目仍将作为考试的热点题型;8.试卷难度分布改为: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为4∶3∶2∶1。
    应对:
    全面复习时抓住:①抓住考点——基本要求明确化。②扫除盲点——基本内容完整化。③搞清知识间的关联——基础知识系统化。④归纳解题技巧和方法——基本方法类型化。⑤训练解题或推理证明的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详略得当——解题过程规范化。
    专题复习时对螺旋上升的知识形成几条清晰的逻辑链,可从六个方面进行:①思因果;②思规律;③思多解;④思变通;⑤思归类;⑥思错误。
    第三轮复习时,加强模拟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临考阶段应善于抓住典型问题和典型案例,注重对知识的分析、思考、感悟、变通和串联,通过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大盘点”,形成“知识链”、“方法串”、“思维模块”等,做到胸有成竹,中考中能够超水平发挥。
   
    研读“说明”把握考点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英语学科教研员王兰英
    变化点:
    1.听力成绩计入中考总分;2.试题预估难度为0.65,今年的英语试题总体难度会有所下降;3.一个题型变化,第viii题任务型阅读a部分,由原来的“完成表格中所缺的”改为“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句子)”。
    应对:
    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和《今年陕西省考试说明》,准确把握中考考点。《课标》是中考命题和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课标》明确了对考生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要求,对英语总复习起着导向作用,《考试说明》则进一步明确了中考对词汇、题型等的要求,并附有题型示例。
    在复习中,要重视“双基”训练,学生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并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尽可能情景化、语篇化。
    加强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中考试题主要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来体现区分度。学生要加强阅读技巧的培养,以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在“读”中提高“读”的能力。另外,加强写作训练,多背诵“好句好文章”,不断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素养。
    听力训练以“精听”为主,每天保证早、中、晚各10分钟的听力练习,进行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词汇的复现率,增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如每天进行“题型”的“限时训练”。
    调整策略 应对中考变化
   
    联系实际重在探究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物理学科兼职教研员王雯
    变化点:
    1.今年的考查降低了较难题的分值,调高了容易题的分值。从去年的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的各分值比约为3∶3∶3∶1调整到今年的4∶3∶2∶1;2.今年的试卷将减少了非客观试题的分值,增加了客观性试题的分值。从去年的选择题、填空与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的比例为20%、30%、27%、27%调整到今年的23%、27%、27%、23%;3.两种变化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通过微调,使学生更容易地拿到他能拿到的分数,提高得分率。
    应对:
    考试内容将兼顾我省不同地区初中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主要考查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过程与方法;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进行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
    第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扎扎实实的进行系统梳理,搭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加强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
    二轮专项复习中牢固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强调解答过程的规范性,注重细节。由于我省试题多生活和生产实际,所以考生要特别关注身边与物理有关的热点问题以及重大的科技发展成果。
   
    重点落实注重应用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化学学科教研员高凤
    变化点:
    1.命题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对核心知识的考查,考查点的深广度与课程标准一致;2.试题的背景资料不受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限制,将会从生活中寻找“题眼”,关注学生经验,聚焦社会热点,充分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3.加强对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试题注重开放性,加强对信息处理与迁移能力的考查;4.在考试内容的要求上,对“会表述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增加了“理解”的要求。对质量守恒定律提高了应用,调整为“能说明化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