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今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分析_高考历史

    今年命题趋势分析——篇
    回归教材  落实基础   注意热点    专题训练
    华师一附中历史教研组长、高考命题研究专家                  陶涛
    【命题趋势】
    近年高考历史试卷,不少命题的角度和材料可以在新教材里找到;“文明史观”呈现出逐渐成熟、理性的特点;选择题难度有明显加强,且灵活度在加大。
    【备考建议】
    关注重点专题
    以下专题值得关注: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转变(传统朝贡体系的崩溃与被动接受近代国际关系规则);近代中西方新闻传播、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近代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政府职能的变迁、近代大国崛起中政府的作用、近代中国政府在民族振兴中作用的缺失、现代中国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体现和问题等等);近代民主的发展(各国在民主政治演化过程中的贡献,尤其是英美法、民主政治若干元素的演进);私人资本发展过程的比较折射中西发展路径的不同(工业革命前中西私人资本的命运,近代中国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私人资本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古今中外人口的迁移与社会发展;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与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注重培养解题能力
    首先要培养表达能力,一些考生在文字表述时容易丢三落四;其次还可自主组织专题,自主命题,自己考自己,激发创造热情;还应注重培养材料解析能力,材料首选课本,尽量将课本涉及的材料地毯式地扫描和落实,包括彩页。
    最后冲刺复习
    回归教材落实历史事件,准确落实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做到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历史知识网络中融会贯通。具体要求为:
    (1)落实概念。学会给历史概念以动态的阐释,通过概念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
    (2)注重图表、材料的作用,在熟悉课本图表和材料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多补充材料。
    (3)熟知的命题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
    (4)联系热点、焦点, 以历史学科为依托构建专题。
    (5)寻找中容易被忽视、误读的历史知识及体系。 在巩固基础的同时, 在指导的复习中,应注意突出知识的重点。
    具体而言,《古代经济史》中的重点包括:赋税制度的变迁,耕作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古代文化史》中的重点包括:技术的发展和交流,古代文学,东西文化交流。《中国近现代史》的重点包括:近代民主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世界史》的重点包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成熟,欧洲一体化问题。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注重专题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关注热点问题。目前,各地历史备考的热点问题包括:古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国际关系与全球化;近现代民主进程;分裂与统一;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尤其是明清时期);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包括史学、文学等);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三农问题;东北亚地区的发展与交流;东南亚地区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与现代化;党的建设;中部崛起(着重湖北、河南);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外历史人物评价(如孙中山、拿破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