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崇高美与欢乐美_高考大综

    崇高美与欢乐美
    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认识音乐作品的崇高美、欢乐美。
    2、了解崇高美与欢乐美的音乐特点。
    3、结合基本能力考试要求,了解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基本能力测试的题型与知识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  欣赏音乐片段,判断音乐美的范畴。
    2、  回顾壮美与优美的音乐特点。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片段,思考一下问题。 ⑴歌曲名称___
    ⑵此曲规模____;气势____。 ⑶此曲属于音乐美的___范畴。
    2、鉴赏曲目:
    《祖国颂》   刘炽作曲    乔羽作词
    鉴赏提示:1957年冬为彩色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插曲之一。影片于1958年元旦放映后,此曲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的混声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旋律舒展开朗,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二部分旋律抒情宽广,描绘了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意境更为瑰丽,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作者简介: 刘炽:陕西西安人。代表作品:《      》、《       》、《       》、《         》 乔羽:山东济宁人。代表作品:《      》、《       》、《       》、《         》
    3、              师生讨论,崇高美音乐特点
    4、               聆听音乐片段,讨论、思考问题:
    ⑴此乐曲旋律、节奏、速度的特点?
    ⑵乐曲名称:
    ⑶此曲属于音乐美的___范畴
    5、鉴赏曲目:《祝酒歌》    施光南
    鉴赏提示:《祝酒歌》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心情。      作者简介: 施光南:代表作品《         》、《        》、《         》、《          》
    6、师生讨论,总结欢乐美音乐特点。 
    7、欣赏两首音乐作品,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个音乐美范畴        《           》————(         )        《           》--------(         )
    三、基本能力拓展与探究 
    1、中国传统乐论中说“乐者,乐也”(《乐记》),下列符合这一音乐美范畴的作品是: a.《牧歌》 b.《祖国颂》 c.《祝酒歌》 d.《国际歌》 
    2、人类祥和、欢乐地共同生活在一起,是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西方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曾把追求欢乐的主题用合唱融入交响曲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其主题旋律是:
    请问:
    ⑴该旋律的节拍是__;各拍之间的强弱规律是_、_、_、_。            
    ⑵这位音乐家的名字是___            
    ⑶合唱与齐唱的区别是______            
    ⑷该乐曲属于__美 
    3、歌曲《祖国颂》的演唱形式为:
    a.    男声合唱 b.混声合唱 c.男女声重唱 d.男女声齐唱 
    四、学习小结     美的范畴         音乐特点   代表曲目    崇高美        欢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