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今年高考数学的冲刺指导_高考数学

    吕庆介绍,与往年的大纲相比 ,今年科目的考纲要求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在立体几何中,首次明确列出要考查线面成角等空间角的概念;二是考查绝对值的计算,理科考试中将考查双绝对值,也就是“绝对值+绝对值”的计算,文科考查单个绝对值计算。
    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高考重点
    在谈到高考数学的知识点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吕庆表示对重点、难点的判定可以参考由天津考试院发布的今年数学考试说明,凡是标明“理解、掌握、会求、会运用、会计算”的知识点都属于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凡是写明“了解”的知识点考生则不用过分追究。高考数学考试只有22道题目,因此命题肯定会侧重于要求考生“理解、掌握、会求、会运用、会计算”的知识,不会单独为“了解”的知识点出题目。吕庆举例说,高考数学考纲中有关统计知识的要求很详细,但都是要求“了解”,因而并不会就这一知识点出很复杂的题目。根据往年的考题来看,只有一道考查分层抽样的填空题,相对简单。
    高考数学复习要重视“考试经验本”
    访谈中,吕庆也给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些临考阶段的复习建议。吕庆表示,考生应重视曾经做错的题目和当时没有思路的题目,要不断地体会、反思这些题目。通过对多年的全国卷、天津卷考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尽管每一年的高考题目都不相同,但这些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固定的条件反射以及二级结论是相近或相似的。因此在考前的十余天里,考生应重视搜集在高三这一年做过的题目,认真分析当时没有思路的、有思路但做错了的题目,仔细体会是哪一步骤出的问题或错误、命题人又是如何设置题目的,将这些想法成便于自己理解的语言,抄录在预先准备的“考试经验本”上。通过翻阅、回顾考试经验总结,考生可以强化自己容易忽略或者不熟悉的知识点,达到最佳临考状态。吕庆特别提示,这一阶段考生不要再去做新题目,考生必须明确,无论自己做了多少的新题目,都难以在高考中再次碰到,而往年考题都包含一定的共性,将这些相同的想法、思考模式提炼出来,是大有益处的。
    考生应在高考之前调整自己的临考状态
    另一方面,针对那些还没有准备“考试经验本”的考生,吕庆也提供了一些快速总结错题记录的小建议。由于方法不得当,许多考生并没有积累起自己的考题记录,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心理上难免有些急躁。因此,这些考生现在能做的就是将能找到的高三阶段的考卷都搜集起来,深入分析自己不会、不理解的题目;高考数学考试的题目在思路上是相近的,考生做错的题目中也有很多是重复的,所以现在开始准备考试经验本并不晚。考生一定要重视考题和错误背后相同的思路和思考模式,不必太过焦虑。
    高考考查的是转化意识和计算意识
    吕庆表示,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也有一些答题的技巧,但这要建立在考生做对一定数量考题的基础之上。首先在选择题方面,对平常数学学得还不错的考生而言,十道选择题里面,前八题都应当是有思路的,只要计算不出问题,都应该能做对。由于天津卷的题目在答案设置上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最后两道选择题即使有些难度,也是可以根据前面几道题的结果来预测答案的。第二在解答题方面,在没有完整的解题思路时,许多考生往往并不着手答题。建议考生能够有多少思路就往考卷上面写多少,而不要等到把整道题都想清楚了再提笔写,把时间都浪费掉了。同时,在书写答案的过程中,考生也极有可能获得一些解题思路,反倒有助于更快的解答出整道题目。
    吕庆介绍,高考数学科目其实就是考察考生的转化意识和计算意识。一是要求考生把没见过的东西转换成见过的、会的东西;二是准确计算。因此,考生要培养自己的条件反射意识,要能够将考题设置与课本定理相联系,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有效的二级结论,而这个结论就是要通过考生自己的“考试经验本”中积累而来。
    考生应在高考之前调整自己的临考状态
    访谈最后,吕庆也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些调节考试状态的建议。吕庆表示,与其在考场上调节自己,不如把这个过程放到考前。考生们一定要在考试前复习好,而这个“复习好”并不是要做多少的题目,而是要时刻去反思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多回顾自己的“考试经验本”。考场上,特别是在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时,许多考生都难免会紧张。考生要明确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有可能正是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做的,紧张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只要考生平时把该积累的知识都积累了,对自己不会的、做错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了熟于心;等到真正做题的时候,考生将形成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过去的难题也变简单了,那么考生是一定能发挥出最佳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