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3 > > 详细内容

今年高考政治考前的冲刺复习策略_高考政治

    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但不少考生仍然感觉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如何搞好考前最后阶段的复习,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高考题不管怎样进行考查,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丢分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学过的知识都有哪些?彼此之间都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需要考生结合《考纲》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而且要形成体系,以备随时去搜索和采集。新增的考点尤其不能忽视。如“企业的兼并破产”,要以企业的地位、作用为中心,把企业与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外开放、关税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以企业为主干的知识体系,做到准确理解、熟练记忆和快速再现。
    ■整合热点突出重点
    政治高考不会远离热点,抓好热点复习是政治复习的必要环节。复习热点要注意归纳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币汇率改革等热点就可以整合为宏观调控;要注意抓住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坚持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热点专题都贯穿着这一主线,再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心环节;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点,要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如对新农村建设的复习只要抓住三点即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建设新农村的原因、意义(为什么),如何建设新农村(怎样办)。另外,相关的热点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了解,这实质上是微观切入的问题,符合高考命题情景创设的特点。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使专题复习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分析、理解问题就有深度,不至于答题就事论事,泛泛而答。
    ■归纳技巧注重规范
    “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审题不清、判断不准确、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要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要能够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做主观题时,要有层次,分段写答案;哲学题不能简单地罗列原理,要抓住重点展开论述;多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地去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学科术语、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词。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选做真题限时限量
    文综考试中,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时间掌控不好、前松后紧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最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50分钟内完成高考政治题量)是很有必要的。但考生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以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调整状态增强信心
    有些考生,对政治学科有危难情绪,政治复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方法,甚至产生放弃念头。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把训练放在与高考文综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可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浏览错题时要侧重体会,检视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时回归课本,澄清正误。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只要科学得法,扎实有效,就有望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前文综复习建议
    ■文/新东方铭师堂地理组
    高考日益迫近,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地理复习的较大成效,这也是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此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一、调整好心态,树立起自信。高考时心态是很重要的,同样临考前备考复习心态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这段时间你的复习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态,特别是自信度。为此希望同学们在这段时间内能够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方法来调整状态,以此来突破心理上的高度极限,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使自己每天都保持一种燃烧的学习激情和充满自信的学习状态,这样会大大优化你的学习状态,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二 、以课本为基础,狠抓地图不放松。课本是之源,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在临考前一定要回归课本,回扣基础。当然回归课本并不是说要你再去简单的把课本读一遍,而是回归主干知识把书读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将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最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进行强化复习,来浓缩教材,提升教材。因此在高考前我们必须要吃透教材,翻烂课本。题海无穷,书是根本。
    地图是第二地理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理离不开地图。图是考试试卷上的主角,也往往是我们最难对付的一种题。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地图。最后应将我们所掌握的课本上的地理知识放在地图上来考虑,以此来提高我们应对能力。区域性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大特性,区域特征和区域的开发与整治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点。要答好这类题,区域空间定位和识别是十分关键的。考试中如果空间识别出现失误,将会导致全题皆输。因此要求同学们要多看地图,多从地图上提取和挖掘有用信息,把主要的经纬线沿线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记准记熟。也就是说你的大脑中要有一张高清淅度地图。
    三、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认真的去研读考纲,对照考纲高考内容对自己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拉网式检查,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知识盲点和漏点。如果有还应及时进行补漏。
    四、认真研读最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答案。通过研读来模清命题的方向,领会命题人的心理意图和答案要求,学会答高考题,以此来盯死得分。
    五、注重模拟考试中自己在答题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都将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源,必须要实现题不二错。要加强对模拟题答案的研究,掌握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答题模式。
    六、提高审题意识,克服答题中的盲目性。在平时的文综训练中,发现有不少同学,拿过题来在没有审好题,头脑中尚未形成一思路之前就急于答题,把所想到的全部都写上。让判卷去找正确答案,认为写的多就能得高分,其实不然。因为如果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针对性,若方向不明的话,往往是南辕北辙。这样做至少是浪费考场上的大量宝贵的时间,这往往使你答不完,后面能拿到分的题目没有时间做了,更谈不上检查的问题,并给判卷的老师一个印象,你思路不清。因此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在审题上过于吝啬时间。看好题再做并不浪费时间,并且还能为你赢得时间、赢得高考,因此在高考前的模拟务必养成一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