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化学各题型的解答技巧_高考化学
【专题目标】
熟悉高中常见题型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经典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它具有构思新颖、灵活巧妙,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考试的客观性强,答题简单,评分容易、客观准确等优 点。不但能用来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用来考查考生的思维敏捷性。总之,这类习题可衡量能否准确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来解答问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起一定作用。化学选择题的解法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不管哪种解法都要经过认真审题、析题、解题这几个环节。选择题的类型有多种,在结构上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由于选择题是从题干的和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因此解题方法上还是有其特点的。
【题型一】 直接法
【例1】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点拔】:从水的分子组成(h2o)来看,3种氧原子分别与2种氢原子可构成6种水分子,此外,2种氢原子混合与3种氧原子又可构成3种水分子,因此自然界中的水一共有9种。即:h216o、h217o、h218o、d16o、d 17o、d 18o、hd16o、hd 17o、hd 18o。
【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cl2 fe3+ +2cl—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oh— +hco3— caco3 ↓+h2o
(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 +2h+ fe2+ +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oh— alo2— +2h2o
【点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考点。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规则对各个备选答案进行一一分析,即可全面作答。(a)中质量守恒,但电荷不守恒;(c)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产物应为fe3+、s、no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d)中氨水碱性比较弱,不可能和al3+ 反应生成alo2— ,它们的反应产物应为氢氧化铝,因此该离子方程式也与事实不符。
【规律】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直接求出答案,然后再跟选项比较找出正确选项。
【题型二】 筛选法
【例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 、so42— 、cl— (b)ba2+、 k+ 、oh—、no3—
(c)al3+ 、cu2+ 、so42— 、cl— (d) na+ 、ca2+ 、cl— 、alo2—
【点拔】
离子共存题是高考题的常考点之一。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ph=1,表明溶液为强酸性溶液,二是无色溶液。按此两个条件再加上离子是否共存对各个选项进行逐项分析。(a)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且为无色,符合题意;(b)组离子为无色,可以共存,但其中的oh—与h+不能共存,应予排除;(c)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其中的cu2+ 在水溶液中显蓝色,也应排除;(d)组离子中alo2—在酸性条件下会迅速水解而不能共存,也应排除。
【例2】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点拔】本题是一个信息给予题,读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此外,“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而答案(a)(b)(d)错误,
【规律总结】
又称排除法或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
【经典题型】 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
解题时首先要紧扣题意,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其次回答问题时,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并作语言的加工提练,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
【题型一】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要求根据题给事实或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并说明其原因或目的,最后阐述结果,作出正确答案。
【例1】
(1)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某些工厂用fecl3代替明矾,简答fecl3净水作用的原理。
(2)用石灰抹墙有硬化过程,水泥砌墙也有硬化过程,比较其硬化原理。
(3)在铸造工业中常将水玻璃与石英砂混合制成模具,然后将模具浸泡在nh4cl溶液中使之定型,简答其工艺原理。
【点拔】这是用元素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产中化学问题的简答题。根据题意分析,用alcl3可净水,其原理是alcl3为弱碱强酸盐,al3+发生水解产生al(oh)3胶体,其表面积大吸附水中杂质,达水净化目的。而fecl3溶液中fe3+水解程度也很大,也能生成fe(oh)3胶体,达净化水目的;石灰抹墙硬化是ca(oh)2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caco3的结果,而水泥硬化是硅酸盐与水作用,生成胶状物,胶状物发生凝聚,生成强度大的晶体的结果;定型固化:水玻璃成分是na2sio3水溶液,而sio32-水解程度大,其溶液呈碱性sio32-+2h2o h2sio3+2oh-;nh4cl溶液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nh4++h2o nh3·h2o+h+。两溶液相遇,使两者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不溶性h2sio3把石英砂粘结起来,使之定型。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2】
酸雨主要是由燃烧含硫燃料时所排放的尾气中的so2造成的。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样品的ph值:
请回答:在测定时间里,雨水样品的ph值变小的原因。
【点拔】这是有关so2、h2so3的性质联系实际的环境化学测,只要熟悉含硫燃料燃烧排放的so2、h2so3的性质,就能准确解答。在简答中可用化学方程式配合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要注意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既有弱酸性又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o2氧化成h2so4,而h2so4为强酸,因此雨水的ph值减小。特别需注意ph值的不断减小,c(h+)不断增大,不应认为是so2续溶解雨水中造成的,因空气中so2含量不可能很大,而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1∶40),雨水对so2吸收不是缓慢进行。
【规律总结】
简答题的解法没有固定的格式。化学简答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比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说明的理论根据,然后搞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