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解放区邮票的互相影响浅议_旅游管理论文
www.77y4.cn
【内容摘要】在红色旅游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题邮册,有些专题邮册开始选用解放区邮票或其扫描图片。本文认为:解放区邮票可有效提高红色旅游的档次和品位,而红色旅游也将使解放区邮票更加受人关注和扩大影响。通信博客——通信人自己的博客!
【关键词】解放区邮票 红色旅游 专题邮册
近年来,集邮者惊喜地发现,各红色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专题邮册”,用以往发行的有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纪念地、标志物的邮票,以及承载革命、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邮票,结合文字、图片反映中国革命史,宣传红色旅游,使革命传统和旅游互为表里,自然营造出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通过深入发掘邮票中涉及红色旅游的历史人物,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以小见大,以票说史,形象、生动、有趣,既避免了单一因素带来的说教,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群众和生活,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专题邮册”通过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往往精选一些珍罕邮品,以提升其品位与档次,其中自然不乏解放区邮票。旅游者在朝觐“革命圣地”的同时喜获珍罕的集邮品,既可感受到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又可通过邮票体会到独特的亲切感和“姹紫嫣红”的美感,由于亲和力,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者集邮者均愿意珍藏的旅游产品。
一、解放区邮票对红色旅游的影响
1、解放区邮票承载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
解放区邮票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赤色邮政,即苏维埃邮政邮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邮政邮票;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邮票三个部分组成。在赣西南、赣东北、江西、湘赣边、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淮南、苏中、盐阜等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大解放区,为党政机关和群众寄递邮件,为适应军事斗争需要,为统一管理邮政业务,均发行过解放区邮票。可以说,解放区邮票承载着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解放区邮票如实地记载了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通过解放区邮票,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和丰功伟绩。现在这些邮票已成为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并以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集邮价值受到国内外集邮家的珍视。其被选入专题邮册,对于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红色旅游影响,提升红色旅游品位,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2、解放区邮票反映着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解放区邮票,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各解放区建立革命政权之后,创办邮政后发行的邮票。在战争环境中,中国解放区邮票“只能采取统一领导、分区发行的办法”,这是其政治特色。在战争环境中,在敌人封锁、包围之中,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解放区邮票的纸质、印刷被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如苏中交通总局的首版无面值邮票,因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印刷时断时续,其刷色、纸张均有明显不同;再如抗日战争邮票是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印制的,印刷邮票的纸张、油墨都是从敌占区秘密分散运进,邮票印刷比较简单;而其在印刷上,既有石印,又有油印;在版别上,既有平版,又有胶版;在齿孔上,既有无齿,又有有齿;在纸质上,既有厚薄白纸,又有报纸、道林纸、土纸、文电稿纸;在加盖上,既有各种手盖,又有机盖、铅字加盖、木戳加盖、石印加盖;此外还有各种改值、一版再版等。这是其经济特色。苏维埃邮票的图案多为工人、农民、士兵等人物肖像和旗球图、党旗图、冲锋图、火炬图、五角星中的镰锤;抗战时期的邮票多表现抗日军民英勇杀敌、支持前线的动人情景;解放区邮票由最初相对单一的宣传土地革命、宣传抗日,发展为题材更为宽泛、门类更为齐全的选题思路。这是其文化特色。解放区邮票共有171个地区199个邮政机构发行了448套1888枚邮票,形成了中国邮票发展史上发行地区、机构广泛、套数、种类较多的特点,这是其社会特色。这些邮票进入专题邮册,可使收藏者在欣赏与研究中更为了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从而推动红色旅游向内涵方向发展。
3、解放区邮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有人认为:解放区邮票纸质粗糙、图案简单、色彩单一、印刷不精,因此重视不够,有的还“以貌论票”,等闲视之。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这些特点,正是解放区邮政历史真实的反映,解放区邮票的设计、印刷、发行、传递,都经过硝烟的熏染,浸润了爱国志士的血汗,被深深地植入了特殊的美学价值。解放区邮票的“其貌不扬”不仅不“丑陋”,反而是真正的“美丽”;不仅不会令其贬值,反而会使其增值。当然,也不排除许多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着民族风格。如着名版画家李少吉设计的晋绥边区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即是。李少吉年轻时受到当时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而爱上了木刻艺术,先后任晋绥边区美协主席、晋西北木刻工厂厂长、《晋绥日报》及重庆《新华日报》组组长等职。他设计的毛主席像邮票用木口木刻方法刻制原版,再翻印在石印机石板上印刷。由于他有浓厚的艺术功底、纯熟的木刻技法、刀技准确有力,因此在22×27的票幅上很好地再现了神态自若、面向前方的神采奕奕的毛主席形象,肖像的背影,以横竖短线作边框,邮票四角为空心体“晋绥邮政”,汉、阿拉伯数码分列左右和底部。以纤细的线条刻出如此神似毛主席的肖像,这在解放区邮票中是绝无仅有的,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样一幅高明的木刻作品,半个世纪以后再欣赏,仍能令人神往。
4、解放区邮票升华了红色旅游的精神并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
解放区邮票可以升华红色旅游的精神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强化红色旅游所突出的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作用。一是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艺术品,是各个时期政治思想、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的综合,可以艺术地升华红色主题,使红色旅游的主题更加突出,宣传教育的效果更强。二是专题邮册可以拓展红色旅游的时空界限。专题邮册选取与实景地相关的解放区邮票实物(也可以是扫描图片),可以将一时一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凸显”、“放大”,使游客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关照、审视和追思。三是解放区邮票能够延伸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解放区邮票不但可以使前来参观的游客受到教育,而且可以通过游客带回去保存和传播,使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欣赏邮品受到教育。四是集邮文化的普及功在当今,影响深远。以邮政特质谋求合作的思路,使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本身可以成为红色旅游的亮点,同时可以推进集邮文化的普及,提升解放区邮票的社会影响力并提高群众文化素养。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集权威性、艺术性、教育性、收藏性于一身,以集邮文化突出红色旅游的精神本质,保持红色文化的真实性、思想性和严肃性,这是其他形式所无可比拟的。同时,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往往强调艺术性和高质量,充分体现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收藏性,这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非其他形式所可比拟。通信博客——通信人自己的博客!
二、红色旅游是扩大解放区邮票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1、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解放区邮票的影响从其首次“走出国门”开始。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帮助下,时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委员的叶剑英将“交通徽地球图”邮票送给了当时在中国参加公益救护队的外国友人,因其受到欢迎后来又将其作为“国礼”送给所有到解放区的国际友人,于是解放区邮票首次走出国门。并相继使越来越多的外国收藏家和集邮爱好者迅速对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研究解放区邮票甚至成为世界邮坛的一股新风气,扩大了边区邮政事业的影响,也避免了使解放区邮票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解放区邮票的影响是在收集解放区邮票高潮后得以扩大的。集邮资历稍长者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集邮界掀起了一个收集解放区邮票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已有20部左右的解放区邮票邮集在国际邮展中获奖,这些邮集如同一部部生动的革命史诗,更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今年起解放区邮票受到投资者关注,市场对解放区邮票投资兴趣与日俱增,市场流通的解放区邮票珍品也越来越多,解放区邮票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邮政部门还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入到旅游事业中来,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红色旅游,更是很好地扩大了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2、通过红色旅游扩大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由于发行时的特殊背景及战争的影响,解放区邮票目前的存世量极少,有些票种存世仅有一两枚或几枚,因此弥足珍贵,多数集邮爱好者甚至难得一见,因此对于解放区邮票的了解、欣赏、研究并未得到广泛地普及。如果通过红色旅游,挖掘出一些解放区邮票、“赤色邮政”或“赤色邮票”的印记、解放区的邮政日戳,或者使用其扫描图样,通过精心组织编排,将会有效扩大解放区邮票的影响和传播,体现历史的厚重。如在专题邮册中植入苏维埃邮票,收藏者便能够通过邮票透视到苏区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穷苦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翻身求解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感受到当时时代的脉搏。在专题邮册中植入抗战时期邮票,便能通过“慰问抗日将士”、“妇女”、“儿童团”等抗日宣传题材感受到腥风血雨、国难当头的历史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感受“同仇敌忾、抵抗侵略”、“抗日光荣、卖国可耻”、“勇跃参军、共赴国难”、“抗击日寇、中国必胜”的强大力量。而植入1945年以后的解放区邮票,更能感受到解放战争时期风起云涌的斗争形势和强烈的民族感与时代性。如解放区邮票大系——《红邮萃珍》专题邮册由于收录了1932年发行的“苏维埃战士1分邮票”、1942年发行的“山东地图黄1分邮票”和1949年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邮票”等解放区邮票,就是一个扩大解放区邮票影响的鲜活实例。
&nbs
www.77y4.cn
【内容摘要】在红色旅游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题邮册,有些专题邮册开始选用解放区邮票或其扫描图片。本文认为:解放区邮票可有效提高红色旅游的档次和品位,而红色旅游也将使解放区邮票更加受人关注和扩大影响。通信博客——通信人自己的博客!
【关键词】解放区邮票 红色旅游 专题邮册
近年来,集邮者惊喜地发现,各红色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专题邮册”,用以往发行的有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纪念地、标志物的邮票,以及承载革命、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邮票,结合文字、图片反映中国革命史,宣传红色旅游,使革命传统和旅游互为表里,自然营造出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通过深入发掘邮票中涉及红色旅游的历史人物,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以小见大,以票说史,形象、生动、有趣,既避免了单一因素带来的说教,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群众和生活,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专题邮册”通过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往往精选一些珍罕邮品,以提升其品位与档次,其中自然不乏解放区邮票。旅游者在朝觐“革命圣地”的同时喜获珍罕的集邮品,既可感受到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又可通过邮票体会到独特的亲切感和“姹紫嫣红”的美感,由于亲和力,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者集邮者均愿意珍藏的旅游产品。
一、解放区邮票对红色旅游的影响
1、解放区邮票承载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
解放区邮票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赤色邮政,即苏维埃邮政邮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邮政邮票;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邮票三个部分组成。在赣西南、赣东北、江西、湘赣边、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淮南、苏中、盐阜等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大解放区,为党政机关和群众寄递邮件,为适应军事斗争需要,为统一管理邮政业务,均发行过解放区邮票。可以说,解放区邮票承载着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解放区邮票如实地记载了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通过解放区邮票,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和丰功伟绩。现在这些邮票已成为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并以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集邮价值受到国内外集邮家的珍视。其被选入专题邮册,对于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红色旅游影响,提升红色旅游品位,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2、解放区邮票反映着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解放区邮票,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各解放区建立革命政权之后,创办邮政后发行的邮票。在战争环境中,中国解放区邮票“只能采取统一领导、分区发行的办法”,这是其政治特色。在战争环境中,在敌人封锁、包围之中,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解放区邮票的纸质、印刷被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如苏中交通总局的首版无面值邮票,因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印刷时断时续,其刷色、纸张均有明显不同;再如抗日战争邮票是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印制的,印刷邮票的纸张、油墨都是从敌占区秘密分散运进,邮票印刷比较简单;而其在印刷上,既有石印,又有油印;在版别上,既有平版,又有胶版;在齿孔上,既有无齿,又有有齿;在纸质上,既有厚薄白纸,又有报纸、道林纸、土纸、文电稿纸;在加盖上,既有各种手盖,又有机盖、铅字加盖、木戳加盖、石印加盖;此外还有各种改值、一版再版等。这是其经济特色。苏维埃邮票的图案多为工人、农民、士兵等人物肖像和旗球图、党旗图、冲锋图、火炬图、五角星中的镰锤;抗战时期的邮票多表现抗日军民英勇杀敌、支持前线的动人情景;解放区邮票由最初相对单一的宣传土地革命、宣传抗日,发展为题材更为宽泛、门类更为齐全的选题思路。这是其文化特色。解放区邮票共有171个地区199个邮政机构发行了448套1888枚邮票,形成了中国邮票发展史上发行地区、机构广泛、套数、种类较多的特点,这是其社会特色。这些邮票进入专题邮册,可使收藏者在欣赏与研究中更为了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从而推动红色旅游向内涵方向发展。
3、解放区邮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有人认为:解放区邮票纸质粗糙、图案简单、色彩单一、印刷不精,因此重视不够,有的还“以貌论票”,等闲视之。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这些特点,正是解放区邮政历史真实的反映,解放区邮票的设计、印刷、发行、传递,都经过硝烟的熏染,浸润了爱国志士的血汗,被深深地植入了特殊的美学价值。解放区邮票的“其貌不扬”不仅不“丑陋”,反而是真正的“美丽”;不仅不会令其贬值,反而会使其增值。当然,也不排除许多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着民族风格。如着名版画家李少吉设计的晋绥边区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即是。李少吉年轻时受到当时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而爱上了木刻艺术,先后任晋绥边区美协主席、晋西北木刻工厂厂长、《晋绥日报》及重庆《新华日报》组组长等职。他设计的毛主席像邮票用木口木刻方法刻制原版,再翻印在石印机石板上印刷。由于他有浓厚的艺术功底、纯熟的木刻技法、刀技准确有力,因此在22×27的票幅上很好地再现了神态自若、面向前方的神采奕奕的毛主席形象,肖像的背影,以横竖短线作边框,邮票四角为空心体“晋绥邮政”,汉、阿拉伯数码分列左右和底部。以纤细的线条刻出如此神似毛主席的肖像,这在解放区邮票中是绝无仅有的,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样一幅高明的木刻作品,半个世纪以后再欣赏,仍能令人神往。
4、解放区邮票升华了红色旅游的精神并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
解放区邮票可以升华红色旅游的精神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强化红色旅游所突出的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作用。一是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艺术品,是各个时期政治思想、经济能力、文化水平的综合,可以艺术地升华红色主题,使红色旅游的主题更加突出,宣传教育的效果更强。二是专题邮册可以拓展红色旅游的时空界限。专题邮册选取与实景地相关的解放区邮票实物(也可以是扫描图片),可以将一时一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凸显”、“放大”,使游客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关照、审视和追思。三是解放区邮票能够延伸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解放区邮票不但可以使前来参观的游客受到教育,而且可以通过游客带回去保存和传播,使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欣赏邮品受到教育。四是集邮文化的普及功在当今,影响深远。以邮政特质谋求合作的思路,使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本身可以成为红色旅游的亮点,同时可以推进集邮文化的普及,提升解放区邮票的社会影响力并提高群众文化素养。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集权威性、艺术性、教育性、收藏性于一身,以集邮文化突出红色旅游的精神本质,保持红色文化的真实性、思想性和严肃性,这是其他形式所无可比拟的。同时,配有解放区邮票的专题邮册往往强调艺术性和高质量,充分体现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收藏性,这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非其他形式所可比拟。通信博客——通信人自己的博客!
二、红色旅游是扩大解放区邮票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1、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解放区邮票的影响从其首次“走出国门”开始。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帮助下,时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委员的叶剑英将“交通徽地球图”邮票送给了当时在中国参加公益救护队的外国友人,因其受到欢迎后来又将其作为“国礼”送给所有到解放区的国际友人,于是解放区邮票首次走出国门。并相继使越来越多的外国收藏家和集邮爱好者迅速对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研究解放区邮票甚至成为世界邮坛的一股新风气,扩大了边区邮政事业的影响,也避免了使解放区邮票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解放区邮票的影响是在收集解放区邮票高潮后得以扩大的。集邮资历稍长者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集邮界掀起了一个收集解放区邮票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已有20部左右的解放区邮票邮集在国际邮展中获奖,这些邮集如同一部部生动的革命史诗,更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今年起解放区邮票受到投资者关注,市场对解放区邮票投资兴趣与日俱增,市场流通的解放区邮票珍品也越来越多,解放区邮票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邮政部门还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入到旅游事业中来,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红色旅游,更是很好地扩大了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2、通过红色旅游扩大解放区邮票的影响
由于发行时的特殊背景及战争的影响,解放区邮票目前的存世量极少,有些票种存世仅有一两枚或几枚,因此弥足珍贵,多数集邮爱好者甚至难得一见,因此对于解放区邮票的了解、欣赏、研究并未得到广泛地普及。如果通过红色旅游,挖掘出一些解放区邮票、“赤色邮政”或“赤色邮票”的印记、解放区的邮政日戳,或者使用其扫描图样,通过精心组织编排,将会有效扩大解放区邮票的影响和传播,体现历史的厚重。如在专题邮册中植入苏维埃邮票,收藏者便能够通过邮票透视到苏区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穷苦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翻身求解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感受到当时时代的脉搏。在专题邮册中植入抗战时期邮票,便能通过“慰问抗日将士”、“妇女”、“儿童团”等抗日宣传题材感受到腥风血雨、国难当头的历史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感受“同仇敌忾、抵抗侵略”、“抗日光荣、卖国可耻”、“勇跃参军、共赴国难”、“抗击日寇、中国必胜”的强大力量。而植入1945年以后的解放区邮票,更能感受到解放战争时期风起云涌的斗争形势和强烈的民族感与时代性。如解放区邮票大系——《红邮萃珍》专题邮册由于收录了1932年发行的“苏维埃战士1分邮票”、1942年发行的“山东地图黄1分邮票”和1949年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廿二周年纪念邮票”等解放区邮票,就是一个扩大解放区邮票影响的鲜活实例。
&nbs
[1]
www.77y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