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水温自动调节器_电测仪表论文
关键词:at89c2051 单片机 模糊控制 温度 电热水器
模糊控制比传统的pid等控制方法,在强时变、大时滞、非线性系统中的控制效果有着明显的优势。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家电产品在国外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单片机是家用电器常用的控制器件,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使控制器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目的。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单片机控制的电热水器,是对传统的电热水器开关控制的改造,具有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短、稳态温度波动小、反应灵敏、抗干扰能力强、节省电能等优点。
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电热水器水温自动调节器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由多谐振荡器电路、温度设定电路、单片机。设定温度显示电路、控制信号隔离输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①多谐振荡电路。由g1、g2、g3、g4、rt、rs、c组成,具体电路如图2。其中rt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0~100℃时,阻值在3~1kΩ之间变化),是本电路中的温度传感器,用环氧树胶涂于其外表后置于热水中。rs是限流电阻,限值很小,只有100Ω。非门采用ttl门74ls04电路,振荡周期t≈2.2rtc,脉宽为1.1rtc。可见,脉宽与rt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温度与脉宽也就有一一对应关系。
②at89c2051单片机。本控制器的核心,模糊控制就是用它控制软件来实现的。
③温度设定电路。通过一个按键产生脉冲从int1输入单片机来调节水温的设定值。
④设定温度显示电路。单片机将设定的温度值通过动态扫描的方法输出,数码管上可直接显示设定温度。在自动测定各温度对应的t0的计数值时,还可用来显示tl0的值。
⑤控制信号隔离输出电路。通过光耦将加热强电电路与单片机隔离,防止其干扰单片机的工作。单片机的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两电热丝的断通,从而调节水温。
2 工作原理
int1先用于各温度值对应的脉宽计数器值的测量显示。中断1的中断服务程序先固化自动测量、显示的中断服务程序如图3所示。主程序不变,主程序如图4所示。从int1输入的设定温度用的脉冲将引起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可对与一定水温对应的电脉冲宽度的计数值(tl0)进行测量并显示,记下其数值后便可制定“温度表”(与一定温度对应的tl0值并存放于程序存储器中的表),将“温度表”固化于程序存储器中。然后,int1再用于温度的设定,将中断1的服务程序换为预温温度的程序,如图5所示。让定时器t1定时中断,配合软件计数器,每隔5s测量1次温度的当前值。将测得的脉宽转化为温度值是这样实现的:先让脉冲从int0进入单片机,t0在int0为高电平时开始定时,变为低电平时停止,于是在tl0中得到脉宽对应的定时计数值,查找与“温度表”中与计数值一一对应关系的温度。将用的脉冲将引起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可对与一定水温对应的电脉冲宽度计数值(tl0)进行测量并显示,记下其数值后便可制定“温度”(与一定温度对应的tl0值并存放于程序存储器中的表),将“温度表”固化于程序存储器中。然后,int1再用于温度的设定,将中断1的服务程序换为预置温度的程序,如图5所示。让定时器t1定时断,配合软件计数器,第隔5s测量1次温度的当前值。将测得的脉宽转化为温度值是这样实现的:先让脉冲从int0进入单片,t0在int0为高电 平时开始定时,变为低电平时停止,于是在tl0中得到脉宽对应的定时计数值,查找与“温度表”中与计数值一一对的温度。将温度的测量值及前次测得的值分别存于一个存储单元,通过模糊控制程序以决定两电热丝的断情况。初始化程序如下:
main:mov tmod,#1ah;t1工作于方式1,定时100ms;(配合软件计数器定时5s)
;t0工作于方式2,使用门控位,定时
mov tm0,#20 ;tm0为设定温度存储单元,设定初始温度为20℃
mov th0,#0
mov tl0,#0
mov th1,#3ch ;t1置产生100ms定时的初值(tosc=6mhz)。
mov tl1,#0b0h
mov tmer,#50 ;tmer为软件计数器单元;50×100ms=5s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setb ea ;开cpu中断
setb ex1 ;开外部中断1
setb it1 ;设定为边沿触发。
setb px1 ;设定温度的中断优先级为高级中断。
setb et1 ;开t1中断
setb p3.7 ;不加热
setb p1.7
……
3 模糊控制的原理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测得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e(e=t0-t;t0为设定的水温,t为测得的水温。)以及偏差的变化量Δe(Δe=t本-t前,其中t前为前次测得的温度,t本为本次测得的温度),输出为电热丝加热量u。将e分为四个模糊子集b(大)、m(中)、s(小)、n(负),对应温度的偏差为:t0-t>tm1℃、tm2℃<t0-t<tm1℃、0℃<t0-t<tm2℃、t0-t<0℃(tm1>tm2>0)。Δe分为三个模糊子集p(正)、z(零)、n(负),对应的偏差变化量为:t本-t前>a0、-a0<t本-t前<a0、t本-t前<-a0(a0>0);电热丝加热量分为四个模糊子集b(大)、m(中)、s(小)、z(零),对应于二极电热丝的四种状态的组合:电热丝1电热丝2都加热、电热丝1加热、电热丝2加热、电热丝1电热丝2都不加热(其中电热丝1的功率大于电热丝2的功率)。模糊控制规则如表1所列。
表1
Δe e | p | z | n |
b | b | b | b |
m | m | m | s |
s | s | s | z |
n | z | z | z |
表2
e+Δe e | Δe 1 | 0 | -1 |
6 | 7 | 6 | 5 |
3 | 4 | 3 | 2 |
1 | 2 | 1 | 0 |
-1 | 0 | -1 | -2 |
4 模糊控制程序
由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测量,将本次测得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值相减得到温度的偏差e,并存储到存储单元tms;将本次测得的温度减前次测量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偏差变化量Δe并存入存储单元tmcb;根据温度的偏差及偏差的变化量由模糊控制表决定电热丝的断闭。如果将e的四个模糊子集n、s、m、b分别用数字-1、1、3、6表示,Δe的四个模糊子集n、z、p分别用数字-1、0、1表示,则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表1,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e+Δe。将表2与表1对照可以看出:当e+Δe≤0时,加热量为z;当1≤e+Δe<3时,加热量为s;当3≤e+Δe<5时,加热量为m;当e+Δe≥5时,加热量为b。故可编制所求的模糊控制程序。
该温度控制器已应用于笔者家中自制的电热水器中,经几个月的使用证明非常实用,且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