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2 > > 详细内容

浅议幼儿教师语言的运用_管理经验

www.77y4.cn    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除了使用标准的语言(即汉语普通话)外,还应注意运用如下几种语言:
    一是柔和的语言。
    实践证明,经常运用柔和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因为幼儿园是对三岁至六岁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机构,教师用柔和的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母爱的气息,产生亲切感,让他们在温馨平和的语言环境中,愉快自主、无拘无束地学习、生活、游戏,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教师运用柔和的语言也应注意语调的变化、音色的甜美、语音的婉转和言词的活泼。
    二是模拟化语言。
    幼儿年龄小,但模仿能力强,学习口语主要是靠模仿。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模拟化语言,既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幼儿能较快地把故事、童话、诗歌、谜语等内容情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增强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推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启迪他们的思维。
    三是激励性语言。
    幼儿虽小,但有自己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幼儿的“错误”,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经常使用“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你也能像xx小朋友一样好”、“这可不象你做的哦”等这样的语言,给幼儿以真诚的期待和激励。用期待的语言替代单纯的批评,具有神奇的力量,也会产生理想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孩子改错,也教孩子学会宽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四是启发式语言。
    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启发式语言,能调动幼儿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幼儿主动求知时,情绪愉快、态度积极、精神集中、思维敏捷,效果会比较好。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联系幼儿的实际,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引导幼儿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
    五是“半权威式”语言。
    瑞士教育专家蔡娜主张对幼儿实行“半权威式”的教育,在孩子做法不对时,敢于说一个“不”字。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也可适时使用一些“半权威式”的语言,帮助幼儿慢慢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娇惯的孩子一些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过,教师运用“半权威式”的语言要把握“度”,运用恰当。
    此外,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一些手势语言、形体语言、绘画语言、语言等。

www.77y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