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学业考试大纲_化学文集
一、命题依据
初中学业考试依据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本考试大纲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改进教学方法,以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会生活。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防止出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的现象。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应注意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命题中,克服繁、难、偏、旧,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
3.时代性:强化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留给学生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见本考试大纲“五”。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如下: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即能够“应用”)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初步学会” 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
(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4)内容标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 识 内 容 | 目标水平 | 备 注 |
(一)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氧气 ①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②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水的组成 2.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净水的常见方法(如: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 4.溶解现象 5. 常见的溶剂(水以及酒精、汽油等) 6.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7.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8.结晶现象 9.常见的乳化现象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金属的物理特征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 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5. 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6.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7. 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8.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4.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5.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 a a b b b a b b b b c a a a b b a b a a a b a b a a |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①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计算;②加水稀释的计算 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 认识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 识 内 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1.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三)化学元素 1.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素的简单分类 4.元素周期表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 a b a b a b a b a a b c |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
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 识 内 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催化剂 (二)几种化学反应 1.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三)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有关简单的计算 | a b a a b c b c | 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相关现象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相关现象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 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①能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②能进行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 |
化学与社会发展
知 识 内 容 | 目标层次 | 备 注 |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 3.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4.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5.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6.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7.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8. 新能源的开发和常见新能源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3.有损人体健康的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保护环境 | b b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探究与实验
目标层次 | 内 容 |
初步学习 | 1.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化学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和过程 |
初步学会 | 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5.溶液酸碱性、ph的测定 6.常见物质的检验 |
六、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七、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1.试题满分:100分
2.试题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30%(30分) 填空题 约50%(50分)
【温馨提示】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你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