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1 > > 详细内容

化学与环境教案2_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3.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

情感目标:  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的了解,使珍爱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

探究实验:通过硫的燃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理

知识整理:

 预备知识: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字与环境的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等;

2.空气污染的来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so2、燃料燃烧排放的粉尘、co等);

2)工厂废气的排放(主要是nox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3)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是nox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裸露地表、工地沙土等造成的粉尘;燃放烟花爆竹等引起的so2等气体);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a.实验:模拟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在空气中被点燃

在氧气中燃烧

硫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燃烧匙被加热,硫先熔化为液体,然后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s + o2 点燃=== so2

用注射器抽取40mlso210ml水混合

如水中滴有紫色石蕊试剂,则液体变为红色。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水溶液呈酸性

so2 + h2o == h2so3

将少量混合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4

酸雨的形成过程用方程式表示为:

1)含硫物质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 + o2 点燃=== so2

2)在空气中,尘埃等催化作用下,so2逐渐转化为so32so2+o2 尘埃=== 2so3

3so2so3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酸雨的危害

主要为腐蚀建筑设施(如大理石雕像,钢铁设施等);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土壤及水体的酸化;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

3)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防治:使用无氟冰箱等

全球性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co2不属于污染性气体)。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改进燃烧方式

2)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3)工厂废气的排放,严格遵循“先处理后排放”的原则

4)对汽车尾气的安装催化净化装置   5)对于化石燃料进行脱硫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   3)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净化水装置

实验步骤:取污水→测定污水ph值→选择适当的试剂调节污水ph值至中性加入少量明矾,吸附小颗粒→过滤沉淀→消毒[用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处理后的水

其中,消毒这步骤肯定为化学变化。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工厂的废水先处理后排放;

2)研制无污染的化肥与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3)不随意向河道中丢弃垃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2)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3)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2.垃圾的处理方法:

1)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2)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