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理想教案2_九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内容: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了解什么是社会的共同理想
2、了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
3、明确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教学重点: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理想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在畅谈了我们的个人理想之后,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共同理想。
二、讲授新课
【师】社会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社会理想?
【生】(讨论2-3分钟,然后派代表回答)
【师】根据以下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1、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法律思想家。他出生在雅典一个富有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他的生日据说与太阳王阿波罗相同,都是5月21日。柏拉图的法律思想应当分成为二个阶段。他前期的思想是重人治而轻法治,体现在他的"哲学王"思想,认为哲学家的决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贤人而无需法律"。他后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坚持哲学家是国王的前提下,承认了法律的作用,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甚至认为"无法之国家必覆灭。"他思想的闪光处集中于其着作《理想国》: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正义、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应当由统治者、军人、劳动者三种等级的人组成,而奴隶则只是一种活的财富。柏拉图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法学家,他的思想当然要受到历史与阶级的局限。马克思在揭露柏拉图的理想国时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尽管如此,柏拉图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法学家,他的理论成为后世历代自然法学大家们的思想源泉,他的"理想国"甚至深深影响了后来诸如摩莱利、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17世纪初,意大利南方监狱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他忽 而凝神沉思,忽而低头挥笔疾书…… "这是个阳光明媚的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财富属于每一个人;这里没有暴力,没有罪恶,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这就是太阳城。" 意大利思想家、作家康帕内拉的名着《太阳城》,就是这样在监狱中写成的。 康帕内拉出生在意大利南方的卡拉布里亚。从年轻时代起,他就对哲学、宗教、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因为宣传唯物主义思想,对教会权威大胆提出怀疑,他两次被 宗教裁判所审判。当时的意大利分裂为很多的小国,各小国间相互敌对,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成为 西班牙等国掠夺和角逐的场所,连年战争不断,人民深受苦难。1599年,31岁的康帕 内拉领导组织意大利南部人民,准备发动一次起义,推翻西班牙的统治。可惜机密泄露,起义失败,康帕内拉被捕。自此,他先后被囚禁在那不勒斯和罗马等地的监狱中长达30年。残酷的刑罚,血腥的拷打,没有使他屈服,在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中,康帕内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黑暗 的现实和未来社会进行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极端的贫穷,会使人成为恶棍、滑头、骗子、小偷、阴险者?--为什么大量的财富和高人一等的地位,会使人目空一切,愚昧无知,变节卖国,欺诈说谎,冷酷无情,压迫弱小?长期的思索,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答案: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领悟到:要使人类真正解放,一定要废除私有制,建立起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不平等制度,没有人压迫人现象的新社会。在《太阳城》这部作品中,康帕内拉假借一个游历者的见闻,用对话录的体裁,描绘了一个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大同世界。同时,他也对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游历者和他遇到的两位"太阳城"青年的问答对话中,谈到了两个城市,一个是那不勒斯城,一个是太阳城。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有七万居民,其中只有一万多人从事劳动。这些人由于过度的、不间断的劳动而精疲力竭,以致缩短了寿命。而那些大量游手好闲之徒,他们什么也不做,但却贪得无厌,悭吝成性,过着奢侈淫逸的豪华生活,还要用高利贷去盘剥穷人。他们满身都是疾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谈到"太阳城",两位青年说:"阳光不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在太阳城,每人每天劳动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来研究有趣的学术问题,开座谈会,阅读书籍,讲,写信、散步,做有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这里没有不劳动的寄生虫,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也可以这样说,太阳城的居民,都 是富人,也都是穷人。说他们是富人,因为公社的财产都属于他们;说他们是穷人,因为他们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财富,但决不会被财富所奴役。接受了两位青年的邀请,游历者进入"太阳城"参观。他们穿过了田野,走进了村镇,一栋栋小楼房整整齐齐,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这是我们的公共寓所。房子统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给大家使用。"青年介绍说。游历者看着、看着,发现每栋楼房的墙上,都画着五彩的壁画,有的画风景,有的画人物,也有的画动物、植物,每栋房子的壁画都不一样,真是丰富多彩极了。"你们房子上的壁画,画得多美啊!" "这是教育儿童的好教材。我们是用图画来对儿童进行直观教学的。"真的,那里有一位,带领着二、三十个年龄大约五、六岁的儿童正在壁画下讲解呢。"你们的儿童从小都能上学吗?" "全部都能上学。孩子是我们公社的未来,大家都关心他们,到了10岁,除了学文化和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手工劳动和农活。长大了,个个能画图、能做诗,也个个能做工,能种地。"游历者赞叹不已。再往前走,进入太阳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广场的两边,面向东方的是两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顶上用黄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你们都信仰宗教吗?"游历者随口问到。 "是的。上帝使我们心地纯正。" "你们有政府吗?" "有,这就是政府大厦。"游历者随着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广场东边有一所圆柱大厦,占地面积很广,看来能容纳许许多多人。"你们政府的办公人员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员很少。这大厅是民众的聚会场所。我们这里,管理人员都由人民选举。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换。最高领袖也是人民选举的。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学的思想家。最高领袖有三个助手,一个管'爱',一个管'力',一个管'智慧'。""管'爱'就是关心人,因为公社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社会的主人,要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管'智慧'就是发展科学和文化,让每个公社成员都有学问、有技术、懂科学、懂艺术。" "你们也用暴力吗?" "不,我们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错误,就用上帝的教义开导他,纯洁他的心灵。" "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人管'力'呢?" "我们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别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来进攻,我们就会起来战斗。这里的人们都相信,太阳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游历者听了这番介质,赞叹地说:"太阳城的生活方式的确是值得称赞的!"《太阳城》虽然描述的是一个理想的空想社会,但它也说明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只有废 除私有制,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只有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当然,康帕内拉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废除私有制,去具体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却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26年康帕内拉出狱后,迁居到法国。从此,《太阳城》在全世界公开出版,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极有影响的着作。康帕内拉的这种描述,不过是一种幻想,因为它在当时既没有实现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具备现实的思想基础。如私有制和剥削制度都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它也必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消亡。但当时并不具备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消亡的主客观条件。况且,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可以科学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
3、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1477年2月7日是托马斯·莫尔的生日。莫尔是英国人,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以其名着《乌托邦》而名垂史册。莫尔23岁时就是一个卓有才华的律师,他在研究法律的同时,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虔诚于宗教,即使在15今年结婚后,仍长时期地继续过着早起、祈祷、禁食、穿粗毛衫的生活。他26岁时曾被选为议员,一度从政,但是因他反对国王亨利七世要求议会批准一笔补助金,而被迫离开政界,直到15今年,亨利八世即位后,才又重返政坛。莫尔曾从事过翻译,1513年后开始了自己的着作。《乌托邦》一书就是莫尔的不朽巨着,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这部书是1515--1516年他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文写成的。书中叙述了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渊薮,必须消灭它。因此,莫尔也就第一次向人们提出公有制的问题。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莫尔的想法只能是一种空想。亨利八世是反对改革的,不久,莫尔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深刻了,1533年,莫尔因拒绝向英国表示忠诚的宣誓,而被关进了伦敦塔,1535年7月6日被送上了断头台。
4、欧文是19世纪着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自己出钱,买下一块移民区,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在这片社会主义的乐土上,有将近1000名成员共同生活。他们一起劳动学习,研究问题,畅谈理想,商店供给居民一切必需品,药房供给药品,儿童免费受教育。为此,欧文耗费了4万英镑,占他全部财产的4/5,但是这个脱离资本主义尘世的"天堂"只存在4年便解体了,欧文也因此而一贫如洗。19世纪前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还有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并对未来的社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