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及其种类教案_高一政治教案
执笔人 | 李佑祥 | 编写日期 | 执行人 | 执行日期 | |||
三维 教学 目标 | 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的作用 | ||||||
重点 难点 |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 ||||||
教法 教具 | 教师启发、引导,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多媒体 | ||||||
教学过程 | |||||||
三、考点疏理 1.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基本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增值税 ①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 ②意义: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特点: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④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⑤计算方法 :应税所得额(工资收入-2000)×税率(p8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注意】 (1)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三、典例解析 【例1】(09全国卷Ⅰ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贴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学生的就是选项①,也是学生错误最多的。因为在小明和他爸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如减去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另外,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答案】b 【例2】 (09北京卷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 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答案】a 【例3】(09山东卷28)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 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本题以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为热点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通过读图分析我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速的变化,并相应的分析变化的原因。第(2)题,就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分别阐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变化:2005 -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 - 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 增速下降。 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 收入的变化趋势: 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 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若回答“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杜会、体现发展观”或从其他方面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四、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使得我们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政府用于国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b ) a.经济稳定作用 b.资源配置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 d.经济发展作用 2.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c ) ①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a.财政政策 b.货币扩张政 c.收入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4.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务院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d ) a.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 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① 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a ) 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 7.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 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在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d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现代税制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证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 c ) ①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 ②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 ③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向税务机关提出质疑 ④年收入超过12万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请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 (1)材料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答案】(1)体现了依法纳税光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神圣义务”? 【答案】(2)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神圣义务”正是基于上述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