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1 > > 详细内容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案2_高一政治教案


温故知新:

2008816,《中国文化报》发表文章指出,每4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令人眼花缭乱,无不显示着民族传统体育这一“国粹”的弥足珍贵,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积淀和文化底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必然会越来越明确,全国各族兄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信心必定会越来越坚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也会更加充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试分析我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学习目标:

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尽量联系实际,结合教材基本知识,全面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全面理解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自觉拥护这一制度。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了解:法律内容

1949  1954  1984   2001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地方

 

注意: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

3)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既是地方的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必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        现实情况是

2)优越性:

 

 

 

 

 

 

 

 

【知识联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联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体现了民放原则,有利于民族原则的贯彻和实施。

自主:判断

1)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也是自治机关。( 

合作探究: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具体原因是什么?(可以从历史原因、现实国情和优越性等方面来分析归纳)

 

 

 

 

 

 

 

 

 

3.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构建知识树: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原因                     

                            原因                                                                                  具体原因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除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外,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据此回答1-2

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上述规定表明

a、民族自治地方有立法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有变通执行权

c、民族自治地方有经济自治权    d、民族自治地方有文化管理自治权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西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了230多件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立法和行政机关还将“藏历新年”定为藏族节日,把职工的工作时间定为每周35小时,比全国法定时间少了5个小时。

问:(1)上述材料体现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哪些自治权?

 

 

 

2)请阐述西藏自治区实施行使这些自治权的积极意义?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

1)坚持民族平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2)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都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的诚信友爱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选择题,1.a.  2.b

1)制定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体现了经济自治权;将“藏历新年”定为节日体现了文化管理自治权。

2)西藏自治区行使这些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体现,这有利于保障西藏地区藏族同胞等广大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藏族同胞的积极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