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1 > > 详细内容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1_七年级政治教案


    对应的课标内容
    ○1 "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我与他人关系"中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
    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在思想和行为上想摆脱受父母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但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是时,还是希望得到父母、和同学的帮助。思想和行为带有偏激性。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比较溺爱,自立性较差,对自立的意义和理解比较模糊,因而必须帮助他们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分为"走向自立人生"和"人生当自强"两课。第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           是自立,自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真正明白人生需要自立。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在社会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立的能力。第二课主要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强,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鼓励学生要自强不自弃,帮助学生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具有生活化、生动化等特点,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探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 需求,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自我探索,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 懂得自立的含义。
    2、 了解自立的表现。
    3、 知道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祥见各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教学过程(祥见各课时)
    第一课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法律条文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内容。
    学生:收集中外名人、英雄和模范人物小时侯自立人生介绍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请一位同学叙说"燕子的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吃饭、穿衣,到学会学习、工作,最终走向自立的人生。
    自立的含义
    活动一
    小品表演 1、 学生小品表演:李刚的一天
    2、通过小品表演和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你认为"李刚的一天"过得怎样?有那些你认为做得较好,那些还不足?要是你会怎么做?
    自立生活的表现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自立的具体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学习、应承担的责任等) 1、 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属于自立
    2、 阅读教材底35页(自立生活的表现),回答材料后的前三个问题。
    链接与拓展 1、"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
    让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立的重要性。
    自立的重要性
    活动二
    现身说法 1、 让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2、 教师在学生所谈的基础上自立的重要性 平时爱做家务的学生以具体的事例谈谈做家务的好处。
    小结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 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只有不断的提高自立能力才能经受这一切。 
    自立的必要性活动三:阅读与思考 1、 向学生介绍宪法第三十四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讲解和总结。从法律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自立的必要性。 阅读课本第36页"大学生状告母亲"的材料讨论: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四:
    自我评价 让学生看课本第38页材料 :自立所需的能力 看书后说说自己需要加强那些自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本课小结 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做起,就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自立。 
    课后作业 
    每个同学课后完成一个"我的自立--"(见附录3) 
    附录:1
    (一) 燕子
    燕子是候鸟,它们每年春天都要到北方来,小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出生的。当燕子孵化出来,慢慢长出一点翅膀的时候,燕子妈妈就要教它如何人飞翔了。
    今天可和往常不一样,往常总是燕子妈妈将小虫叼到燕子窝里来喂,可是今天已经到晚上了,小燕子还没有吃早餐。燕子妈妈嘴里叼着食,就在不远处飞翔,小燕子饿坏了。妈妈怎么还不给宝宝喂食呀?
    "来吧,孩子,试着飞过来。"
    "妈妈,我不敢,我不会飞呀!离地太高了,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呀?"
    燕子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空中盘旋着。过了一会儿,有个胆子大一点的小燕子先探探脑袋。
    "孩子,来吧!你能行,我也是这样学会飞的。试着拍打翅膀,对,对了,就这样,很好,你成功了!妈妈为你高兴。"一只燕子飞出巢,它成功了。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小家伙也成功了。
    最后一个小家伙,胆子特小,不敢飞。
    "妈妈,我不敢飞。"
    "来吧,飞是迟早的事情毛窝们还要飞越高山、大海,不会飞,怎么行呢!你的哥哥,姐姐已经会飞了。学习它们,勇敢一点。"
    实在太饿了。小燕子只好一跃而起,朝妈妈的方向飞去。
    "哎哟!我掉到地上了。"小燕子趴在地上痛苦地说。
    "没有摔伤,试着飞起来,再来一下,我这里有吃的。"燕子妈妈飞得底一些,鼓励小燕子。
    燕子看着慈祥的妈妈,看着勇敢的哥哥、姐姐,拍打翅膀,试着飞了起来。
    "真好,你也成功了!"哥哥和姐姐高兴地祝贺它。
    附录:2
    "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
    1992年8月,中日两国儿童在内蒙古举办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在11岁到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的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界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但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的女孩子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中国的孩子的行囊只是装样子,都是空空的。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着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无语。日本 的孩子将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起来,而中国的孩子,一边走一边丢。日本的孩子见到百灵鸟蛋,马上用木棍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不能这样做。
    附录:3
    我的自立计划-____ &nb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