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1 > > 详细内容

网络交往新空间教案1_八年级政治教案


    【攻 坚克难  学海荡舟】
    1.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一提起网络,我们就会想到网络会影响学习,对身心造成伤害。这种看法只是注重了对网络的负面作用,缺乏对网络的全面认识。我们在学习时,可先调查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网络或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结合反面事例提醒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引导,保持必要的警惕,增强自制力,将网络作为工具,为我所用,就能享受健康而愉悦的网络交往了。
    2.克服网络成瘾,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要重视网络成因问题。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在学习时可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网络成因的事例,分析原因及危害,从中找到戒除的措施。第三,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学生、、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本课内容涉及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因为与其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考试时多有涉及。可通过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使用情况来考查网络对人们的积极作用;也可通过生活中网络成瘾或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的事例,考查对网络两面性等知识。而考查形式多以漫画、典型案例的为载体,分析网瘾的危害、解决对策。
    【关注社会 链接热点】
    1.据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当日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普及率达到19.1%,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根据cnnic统计显示,我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宽带网民规模为世界第一。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
    2.广东拟制定条例严禁青少年沉迷网游:今年7月2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来到深圳,就《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展开立法调研。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成为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要内容。规定包括: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防止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学校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营业性网吧;未经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不得擅自约见网友等。对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或者网吧营业者违反规定的,条例列明了处罚措施。
    【回眸 提升】
    1.(2008·广东)当你上网见到类似"点击这里,轻松赚取100万"、"加入xxx,一个月赚30万"、"只付10元,营利10万"之类的诱人广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  )
    a.信息无价,机会难得,要及时抓机遇
    b.要冷静分析上述信息.区分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c.看到这些信息时,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d.大胆尝试,积极合作,也许能赚到钱
    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如何面多网络信息。可采用推论法,从网络信息的两面性,考虑到每种行为可能的结果,学会辨别觉察。
    2.(2008·武汉)据调查,截至今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2.1亿,中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于中学生上网这一现象,正确的态度是(  )
    a.拒绝上网,因为网上不良诱惑太多
    b.学会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c.上网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如何看待上网,a项拒绝网络和c项沉溺网络是两个极端,或只看危害,或只看好处,都是不可取的。
    3.(2008·南京)中学生小燕在网上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告诉了网友,结果导致家里被窃。这说明(  )
    a.网络世界中不能讲诚信
    b.小燕防范侵害的意识淡薄
    c.网络世界不适合中学生
    d.小燕智商不高容易上当受骗
    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中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将个人资料轻易泄漏,而小燕家中失窃原因,就在其防范意识淡薄,故选b。
    4.(2008·湘潭)成长的道路,崎岖坎坷。八年级时,因一时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会考失利,小方茫然了。此时小方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用"题目太难"来宽恕自己
    b.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c.继续我行我素,让别人去说
    d.戒掉网瘾,努力学习
    参考答案:d。点拨:本题以青少年沉溺网络、荒废学业为背景,考查如何应对沉溺网络。学业要继续,网瘾要戒除,这就是应有的态度,abc三种做法都违背了这一点。
    5.(2008·济南)中学生小a,迷恋网络游戏,还经常趁父母不在家,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后来,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  )
    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 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③要远离网络, 避免受其侵害 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点拨:警示类题目,要结合材料谈做法。③中的做法是错误的,因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排除法,包含③的选项都排除掉,只能选d。
    【学以致用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6岁的中学生晓刚网上结婚了。在一张"网络结婚证"上印着晓刚和一陌生小女孩的照片。结婚证上的女孩网名叫"桃子",也是一名高中生。他们两个人是在打传奇游戏认识的。两人在网络上相处得很融洽,感情也迅速升温。他们决定"结婚",于是,"领结婚证"、"操办婚礼"、"买房"……晓刚说:"婚后"生活让他感觉很幸福,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看自己的"小家",做做"家务",有时也在网上买一些虚拟商品。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网络交往具有(  )
    a.虚拟性   b.间接性   c.隐蔽性   d.开放性
    2.对于"网络婚礼"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现在网络婚礼非常流行,没必要大惊小怪
    b."网婚"如同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一样,是青少年必需的一种情感调节
    c.会增强中学生的家庭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d.家长应加强劝解和疏导,多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交朋友
    3.现在的都市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甚至一些人连看病都上网而不去医院了。陈女士前不久发现自己的颈部淋巴发炎了,由于工作忙,陈女士上网"求医问药"。结果,对于同一炎症,网络门诊的诊疗方案大相径庭,推荐的用药也是五花八门。最终,陈女士到药店买了一堆药,但效果一直不好,甚至越治越重。 最后陈女士到中心医院颌面外科就诊。经诊断,患上了急性淋巴结炎,在住院治疗一周后,陈女士方才康复出院。对于网上就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可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疾病的常识
    b.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就医维权非常困难
    c.不用到医院排队,按照方子买点药就能治好病,省钱又省事
    d.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耽误病情
    4.中新网今年1月16日电 ,台湾一项两岸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的两岸青少年认为因特网在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或重要的角色,甚至有近五成台湾青少年及近三成大陆青少年,因为上网而减少睡眠时间,这说明(  )
    a.部分青少年具有网络成瘾倾向
    b.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c.两岸的青少年有相通之处
    d.上网会影响身体健康
    5.今年7月18日,河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