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0 > > 详细内容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五大特点_高考文综

www.77y4.cn

    仔细分析近三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设计思路和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编写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可归纳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1.强调考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题目内涵的领悟来实现
    近三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近两年时政热点;(2)新、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启发或反思;(3)有关人类发展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地区冲突、战争、区域联系、和平与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4)学科内和学科间既具有自然联系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知识内容。
    今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侧重考查党和国家重大的国策和战略,以及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引用素材集中体现热点或符合国家宣传口径的实例,重视思想教育因素的有机渗透。全卷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立意中心的题目约点70%的比重,如:(1)西部大开发;(2)产业结构调整;(3)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4)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5)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6)扩大内需和消费问题;(7)中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8)社会改革与思想解放;(9)中美关系;(10)殖民掠夺与民族独立运动;(11)我国不同省份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今年春季北京市试题侧重考查:(1)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的影响;(2)人与自然、社会;(3)规范市场秩序;(4)北京市申奥成功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治理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紧迫性;(5)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三次大的变动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6)孙中山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7)“狮子座流星雨”的预报;(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9)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10)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的自身规律等大量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今年夏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考查的热点有:(1)欧元正式流通区域集团化;(2)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3)对外经济文化友好往来;(4)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5)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7)与时俱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8)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9)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10)古城经济的衰落与今日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11)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
    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采取隐性介入社会热点的方式。例如今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本意是考查“亚太经合组织”,却隐性介入考查“欧元正式流通”;本意是考查祖国统一,却隐性介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分析时政热点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要鼓励让思维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平时要多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可深入的余地?能不能转换不同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分析热点时,要明确有些时政热点不一定是高考命题热点,有些冷点反而是高考命题热点。每年社会热点很多,而很多热点问题又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来分析,这就导致许多从事文科综合高考辅导的无所适从,在实际实践中,由于准备的题量过大、过泛、过深,学生疲于应付,而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呢?这就是要解决“冷”和“热”的关系,也就是说将一切看上去“很热”的问题冷处理或通过题目内涵的领悟来实现。比如说,在今年复习备考过程中,许多人认为美国的“9?11”和上海的“apec”是一个需要重点准备的问题。但结果在全国卷夏季试题中并没有出现,许多教师在做试题评价的时候,甚至责备考试中心的官员,认为试题没有真正从社会热点立意。这其实多少有些认识上的误区。
    类似于“9?11”事件,还有中东问题等等,这些类型的时事热点,我们都需要进行冷处理,因为这里面涉及的许多问题涉及我国外交政策原则问题,并非我们中学生所能充分领会的。我国政府对许多问题的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有灵活的一面,所以在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设计上均会出现一系列的难题。
    相反有一些看上去比较冷的问题,如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等,则应该加以重视。如今年文科综合卷的“洞庭湖”和大综合的“核能源”试题。还有一些问题如“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问题,则因为与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般会采取比较曲折的办法设计试题。比如今年文科综合中“丝绸之路”与中亚经济合作问题,其实对应的就是西部大开发的主题。
    因此,无论是还是学生,要学会对于热点问题做出判别,对于一些十分复杂的热点问题可做一定的冷处理,而对于一些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则应该加以特别的重视。
    2.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近三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前两年将50%左右的比重,今年又高达70%的比重,放在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借鉴古今中外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如2000年(1)“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2)我国宋代海上贸易;(3)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衰;(4)西部大开发;(5)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等。
    今年(1)西部大开发;(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3)科技革命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4)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
    今年(1)欧元正式流通与经济全球化;(2)我国古代对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友好往来;(3)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4)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5)洞庭湖区经济结构调整;(6)古开封商业繁荣的兴衰和今年城市建设的方向;(7)古“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等等,都突出地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在突出考查考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加大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内容。
    例如从扬州瘦西湖因地制宜与借鉴园林艺术风格到圆明园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从清明上河图北宋名画到敦煌莫高窟宗教艺术宝库,突出考查了考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知识。高考命题设计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组织题干和选项,突出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亲和性。
    例如今年春季北京试题26题题干“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今年夏季全国卷33-35题采用“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等诗词;今年夏季山西卷辨别运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审美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等等,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命题思想,将理性思维(哲学常识)与感性认识(名人精典语录或古诗词)有机结合。
    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者在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方面占了较大的比重,如2000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一题;今年“历史上思想解放与重大社会改革”6道选择题;今年山西新课程卷“儒家思想的变化”4道选择题;今年全国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两道选择题等等。
    3.强调时政热点的外壳,突出学科基本知识逐一展现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者,在创设题目意境和社会焦点的背景材料时,强调时政热点的外壳,突出引导考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如今年全国卷西部大开发只是问题的外壳,在这个外壳下,所要考查的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逐一体现出来。今年全国卷“欧盟”问题,欧盟只是问题的“外壳”,在这个外壳下,地理学科知识和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逐一体现出来。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样的用途,让这些“必要的”知识变成“有用的”知识而伴随终生。
    4.强调跨学科内容转换自然衔接,尽量达到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
    影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质量的最关键题目是跨学科综合试题,而设计跨学科综合试题首先遭遇到的是选材的异常困难。命题设计得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内容延伸,触及到各学科的领域内,但在具体命题过程中,会出现为了服从主题而牺牲某一个学科或两个学科主干知识的现象。例如今年江苏卷“美国插手中东地区”一题,地理学科为突出基础知识却支解了主题,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又如今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地理、政治考查的是主干知识,而历史学科则牺牲了学科主干知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一题,历史、政治学科考

[1]  

www.77y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