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健康并快乐着_户外及体育活动专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做准备的理念已经确立。如何使幼儿乐学、会学已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各领域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心的转移。如今,在健康领域,体育活动的重心已从机械和单纯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转向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何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的同时得到快乐,已经成为健康中不可忽视的课题。就此,笔者想结合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 明确“健康”的真正含义,制订适当的体育活动目标。
培养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决定了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特殊意义。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即包括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在制订健康目标时,尤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幼儿体育活动,应该是对进行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全部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利用一切环境与条件,使幼儿发挥主动能动性,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活动能力,掌握初浅的技能。在此,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科学锻炼,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和谐发展。科学的锻炼,可以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使骨骼和肌肉得到更多的营养,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加速骨的钙化,使骨质更加粗壮结实,同时又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其中化的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安排适宜的运动量,使其符合幼儿机体的运动负荷。所谓运动量是指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在体育活动中,要考虑到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密度以及季节等因素,合理地控制运动量,制订恰当的体育活动目标。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就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由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无法截然分开的,所以在体育活动目标的制订中,应该把这两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小马运粮》这一体育活动为例。在这个体育活动中,当“小马”通过种种障碍把“
粮食”(沙包)运到指定地点。一方面要有生理健康的目标,强调“幼儿要保持平衡,不使沙包掉下”;另一方面也有心理健康的目标,强调“培养不怕困难的品质。”这样,才能使体育活动更具有适宜性和发展性。
二. 通过采取以体育游戏为主途径,充分调动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任务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一是体育活动(包括早操、体育课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二是体育游戏。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两者的区别表现为在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体育活动相对只有锻炼的属性,而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趣味和竞技的属性。那么两种途径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调动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体育游戏为主的途径。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有意注意之间短,兴趣性强,容易受环境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自由、轻松地感受到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以及给身心带来的快乐,从而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而体育游戏将基本技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之中,因而它对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其以体能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在体育游戏中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游戏更像是能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综合课程。举例来说,以“跳”为例,如果单纯枯燥的让幼儿练习双脚跳,幼儿可能跳不了几下,就不感兴趣了。可是如果把它变成一个小白兔回家的体育游戏呢?幼儿一定是兴趣盎然地跳个不停呢!如果再在游戏中加入竞争性,比比那只小兔先到家呢?一定会快乐地跳。这就是体育游戏的魅力了。
所以说在园的体育活动中,应该通过采取以体育游戏为主的途径,充分调动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在体育游戏中快乐地运动。
三. &nb
sp; 提供和使用丰富、有趣和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器械,吸引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器械作为幼儿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物质条件,它不仅是幼儿体育活动的辅助材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它的教育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对其功能的开发利用。那么,如何为提供恰当的运动器械,使得它的潜能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①根据的兴趣制作和改进运动器械。
在体育活动中,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怎样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材料呢?这需要的细心观察和发现。我发现孩子们对饮料罐子的兴趣,想到要为他们做一些用饮料罐子做的高跷作为体育活动材料;从孩子们对大青虫的兴趣,想到要为他们做几只布的大虫子……有趣好玩的“高跷”和“漂亮”的大虫子让在场的我都禁不住上前去玩一玩,孩子们的兴趣更是可想而知了。能够发现的兴趣,制作出运动器械固然可贵,可是在实际运用中,老师还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地改进运动器械,使其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高跷好玩,但是绳子不够结实、漂亮,于是们就改用缎带,又漂亮又结实。还在罐子上贴上漂亮的及时贴,把小罐子变成一个个可
爱的小动物,真是好玩又漂亮。孩子们一个个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高跷,练习着踩高跷,真是开心极了。们把大虫子也做成一节一节的,并用尼龙褡扣连起来。当孩子们戴着青蛙的头饰追赶着大虫子,把大虫子一节节踩断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当孩子几个人一组抬着“柔软”的战利品回班时,他们显得无比自豪。
②提供运动器械应考虑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难有易。
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所差异,所以在提供运动器械时要有难有易,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器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能保持和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跨越障碍跳时,可以为幼儿提供三到四种高度的体育器械,从低到高,让幼儿选择。在幼儿选择时,不加干涉,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幼儿可以从最容易的开始,在自己认为有把握时逐渐加大难度。他们也可以从中等难度开始,如果他们想从最难的开始,尽管认为他不行,也允许他们在尝试后自己调整活动。如果总是选择比他自身能力低的运动器械,老师可以加以鼓励,但不要强求。在这样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孩子不再害怕失败或不能胜任的安排,也没有勉强和为难。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按自己的进程快乐地开展活动。
③提供运动器械应考虑到它功能的多用性
提供运动器械时,还应该考虑它功能的多用性。就拿纸棒来说吧,它可以用来拼搭图形,用来赶球,用来运沙包,用来击剑等等,就可以引导孩子用同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玩法,鼓励孩子们动脑筋想出多种玩法。这种体育
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它伴随着的认知、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所实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孩子们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了体质,获得了自信和成功感。
谁都不会否认,幼儿教育应该给幼儿以知识,应该发展幼儿的能力,应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笔者认为这还不够,幼儿教育还应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在体育活动中,同样如此。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健康”的含义,制订适当的体育活动目标;通过采取以体育游戏为主教育途径,充分调动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和使用丰富、有趣和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器械,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笔者忠心地希望广大的者能够让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