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嘉餐厅_幼儿园个案分析
今天,区域活动时,我到娃娃家做客,娃娃家的“妈妈”非常热情,一定要留我在她家“吃饭”。她对“爸爸”说:“你去给客人做饭吧!”“爸爸”说:“来这么多客人,要是有个餐厅,咱们去外面的餐厅吃饭多好!”“餐厅在哪呀?”“妈妈”问。(的确我班没有设置小餐厅)这时,我马上意识到,此刻孩子们已产生了对餐厅的要求。如果把相邻的语言区敞开,布置成餐厅,并与娃娃家相通,既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又能促进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交往。
于是,我打开语言区,摆上两张小桌,对孩子们说:“餐厅在这儿呢。”他们一看,高兴极了。“爸爸”说:“餐厅里还没有餐具、碟子、碗呢。”这时,我们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活动内容--布置小餐厅,并请了美工区的为我们的餐厅制作了各种面点……第二天,孩子们主动地从家中带来了许多废旧材料:纸杯、海绵、餐巾、纸餐具、蛋糕盒等,有的孩子还带来了真的通心粉。这些材料通过孩子们的手,变成了餐厅里的各种美味佳肴。在小餐厅的筹备中,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时有幼儿提出建议“咱们的餐厅还没有菜谱呢,怎么点菜?”“服务员应该穿上工作服。”“我用海绵做成薯条,放在餐厅里,好吗?”……餐厅,有游戏引发,是幼儿和一起动手建立起来的。在这里既认识了成人的劳动(服务员如何工作),又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服务员的热情接待)。
评析
现在,有些园的活动区又边得模式化了。游戏的内容、材料很少变化甚至从学期初到学期末一成不变。孩子们不感兴趣,无可奈何地玩着,甚至从无聊中引发出打斗。这与没有深入到孩子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有直接关系。李注意在游戏中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思考如何挖掘其中的价值。在与孩子们共同动手创设游戏环境、准备材料、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等积极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孩子的兴趣、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游戏才有活力,才能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