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也来当老师_幼儿园案例与反思
“穆,明天我妈妈歇班,能到咱班来吗?“一个小朋友问道。
“当然能,告诉妈妈,和小朋友都非常欢迎她来。”我说。
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干些什么?老师都教些什么东西?为此,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爸爸妈妈来当”的活动,不仅满足了家长的需要,而且便于全面地了解园、和孩子在园的活动。
对家长实行“全天候”的开放,即一周之内的每一天都对家长开放,哪天有时间,只要提前一天通知,就可来园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为避免造成同一天的家长过多,影响孩子们的活动,所以每天只允许1-2名家长来园。在参加活动时,可以看的资料,知道老师当日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也可以帮助老师组织某些环节。也可随时听到的意见和建议。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大大地调动了家长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家长好像已经成一个教育整体。们经常给我们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帮我们做一些教具,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当我们对孩子进行换牙期时,逸凡小朋友的爸爸来了。他是一位医生。他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图片,并从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使孩子们更感兴趣,更易于理解。当孩子想了解小学的情况时,我们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孩子们来当小记者,向当小学的翰卿的妈妈询问有关小学的问题。孩子们的问题得到了答案,也了解了孩子,孩子也了解了学校。
可见,这种“请进来”的方法使家长易于接受,易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可以起到“学校”所起不到的作用。
评析
如何调动和发挥在孩子上的主体作用?这是实现家园共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穆对家长实行“全天候”开放的实践表明,这是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穆深有体会地说:这种方式起到“学校”所起不到的作用。
来到幼儿园,在参加孩子的活动,参与园的过程中,切实了解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学习和掌握了
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从而能与园协同一致地教育孩子,在这种协同的主题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