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材料的研究_幼儿园游戏专题
“”,
园游戏和材料的研究
长兴县机关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 《幼儿园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主体性发挥的重要途径。而游戏活动的质量最大限度取决游戏材料,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游戏性体验。为此,本研究着力于以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认识、了解、操作、探索以及情感体验等过程,对幼儿游戏和游戏材料进行研究,掌握幼儿游戏行为、参与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现象和规律,更好地指导游戏。
【关键词】 游戏、材料、游戏性体验。
一、问题的提出:
几年来,随着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目标实施途径和重要手段的游戏越来越受到广大
幼教工作者的重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快乐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也备受幼教界的关注。从目前对园游戏的研究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游戏环境创设;
2、关注游戏材料的适宜投放;
3、关注游戏与各教育课程的关系(特别是的方式方法)等;
4、作业教学与游戏界限淡化和妨碍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表现:(1)教师比较重认知、技能,轻幼儿体验、情感态度;(2)重眼前可见的教学成果,轻游戏过程中幼儿习得的态度、体验、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探索等;(3)对幼儿知识的理解往往被认为是只有语言表述、忽视非语言形态的认知与理解。
我们说,幼儿要游戏,其物质基础是游戏材料,有了这个根本,才能说幼儿有游戏体验和态度,也只有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一旦与材料脱离,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游戏活动。
那么,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联系,又是怎样地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而得到其游戏性体验的呢?鉴于此,今年我开始了为期
三年的“园游戏和材料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者对游戏材料与游戏有如下描述:
德国家福禄培尔追求的是认识材料与活动现象统一的精神意义;蒙台梭利则让儿童认识物体的特性并通过操作材料,掌握一些特殊的技能,发展感官能力;这些,人们认为都是“工作”,而不是游戏。
2、本国研究者对游戏材料与游戏有如下见解:
游戏在新课程中的述说,上海市游戏研究所徐则民认为:什么是游戏? 游戏是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孩子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感体验、胜任感体验。)。
国内外的研究有着共同的方向。都重视幼儿的探索发现过程,但国内外的资料更多的是观念认识层面上的东西,关于教育目标、原则方面的内容较多,即使涉及到具体做法的也是举个别例子,真正研究幼儿园游戏教育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而是得到游戏性体验方面为数不多且实例缺乏。而学前儿童游戏是通过和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操作过程进行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活动,还是儿童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活动,无论是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这一点却是一线实践工作者最为迫切需要的,也是影响
园教学目标实施的症结所在。因此,本研究有其独特的实践指导作用。
3、概念界定。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的情景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里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三、课题研究目标。
旨在通过幼儿不同年龄的游戏生活和游戏实践,探索游戏可观察的外显特征,分析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进一步认识幼儿园游戏与材料的关系,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的关系,充分认识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以及与身心健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步骤:
1、探索游戏和材料的依附作用;
2、探索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认识游戏的可操作性、可探索性。培养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3、探索幼儿游戏实践的情感体验,认识游戏材料的可持续性,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性体验,满足发展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性质,结合实际,采用对幼儿纵向层次比较和同一群体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行为追踪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对象:选择今年秋新入园的小班,数量为31位。分别以小班、中班、大班三阶段为一个连续体进行追踪研究。
(二)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
(三)研究步骤。
1、 调查研究阶段。
(1)查阅国内外有关游戏和材料研究的资料,了解幼儿园游戏和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2)观察本园幼儿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各阶段幼儿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对在游戏中的心理、生理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
(3)对所选的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和家庭等。
2、 观察分析阶段。
通过幼儿游戏的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实践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与游戏材料,研究各个年龄阶段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特点;创设自由自主的选择空间使充分进行游戏性体验,及时捕捉游戏际遇并总结经验,写出阶段性。
3、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研究作出小结(突出其阶段的特点),完成整个研究则作出研究结题报告。
4、 研究成果分享。
教研组例会交流成果(阶段性)、教研活动成果展示、与同行共同切磋、广泛吸收新来拓宽研究视野,对研究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和更新内容。
五、课题研究内容和过程。
根据课题预设目标和理论假设,实施阶段就显得至关重要。本课题的研究分布于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并在各个阶段中作出详尽的目标定位,着力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突出、特色分明的研究思路,扎扎实实地深入的日常和教学之中,做实做好课题的各项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