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_珠心算
素质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在“珠心算”的长期教学中,由于它的神奇功能而在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中起着优化作用。在珠心算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的创造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意境,营造积极自由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珠算教学只是学会“算”为止,而“珠心算”则把打算盘的过程加以“升华”,摆脱了实物的算盘以及打算盘的外部动作,凭借“升华”了的算盘,快速高效的进行计算的一种独特的技能。这种特殊的计算过程就必须在的精心设计下,启迪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和创造力,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穿插自由讨论,小组活动等训练,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更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观点,并且采取一定操作方法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学生始终兴致盎然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克服了天天打算盘,想算盘这种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断的激发兴趣,诱发了积极训练的动机,形成了相互作用的情境,有了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会更加感到自尊,感到自重,感到自信,由此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二、用于刻苦训练,提倡独立思维
“珠心算”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动作技能、心智技能要求较高的过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珠心算”训练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珠心算”的训练大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之间的对比,使他们获得对自身正确的认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教师则抓契机加以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和问题,力争做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创见。另外,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对于他们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有其合理性,就加以鼓励。这样,学生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都做到了积极采纳,从而提高训练的积极性。
另外,拨珠活动使儿童手指肌肉的运动增加,手指是“智慧的前哨”,适度的增加其运动量,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思维活动,真可谓手巧促心灵,心灵手更巧。并且“珠心算”教学通过听数、看数、记数的训练,数译珠、珠译数的训练,在此特殊的环境中会促使学生去积极的思维,在培养了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灵活训练,促进创新
创造活动是在灵活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过于单一的训练必定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墨守成规。“珠心算”的训练过程也是如此,训练时间长,形式单一,不能灵活,把学生禁锢在枯燥乏味的套子里,就永远也谈不上创造力。要克服思维定势,就必须解除发展发散思维的一切自我束缚的框框,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灵活训练。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灵活的安排训练内容。其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新的训练形式,这样在喜闻乐见的训练中感到了学习的兴趣。
四、授之创造技法,提高创造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训练。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的奥斯本提出“一日一设想”思维训练。日本曾在国内大规模开展过“一日一案国发运动”,激起全民创造意识,为日本逐步发展成世界第一专利大国做出了贡献。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教授一些创造技法。如经常之间、小组之间在课外活动中或其他间作时间进行记数、数译珠、珠译数或“心算”的训练,做到人人出题、出新题,从而启发思维。
五、培养的心理素质,提供个性心理保证
较高的心理素质是创造力得以实现的个一,高创造者异于常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珠心算”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有较高心理素质,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进行“珠心算”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向高一层次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在自己想法与他人不同时,能够“固执己见”而不人云亦云,鼓励在困境中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坚信胜利是属于那些跌到了爬起来看准方向再继续前进的人,并且以平稳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