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8 > > 详细内容

米草光合作用速率季节变化及其对初级生产的影响_环境工程

提 要 :对江苏省滨海县盐沼生态系统中大米草和互花米草群落有关生理生态学指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大米草,地上量(干重)在9月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714g/m2和419g/m2,叶绿素季节变化模式分别呈斜“z”型和扁“w”型。两种米草光合作用同化率6月明显高于9月。

植物材料能含量变化从12.56kj/g到2o.10kj/g。

关 键 词: 米草 地上量 叶绿素 光合作用 同化率 能含量

1.引言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和互花米草(s.alterniflora)是分布在潮间带滩面的优势高等植物。这两种c4植物具有极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与呼吸比远大于1(mallott et al.1975;long et al.1975;thomas 1977;pomeroy 1981;teal 1962)。为了探讨盐沼生态系统中米草属植物高产、多变的初级生产力,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米草初级生产力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在北美,研究者们利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和微型同化箱手段对米草生态系统以及群落中单个植物体的光合作用速率、效率和影响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因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houghton and woodwell 1980;blum et al.1978; giurgevich and dunn1979;1982),描绘出互花米草光合作用的平均日速率曲线。通过系统的实验,建立了碳和有机干物质之间的定量比例关系,纠正了利用传统收割法测量米草初级生产力的不精确性(pomeroy 1981)。野外控制条件下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光合作用受冬、春两季冷气温的影响。并且受太阳辐射和冠丛结构特征的限制(haines and dunn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