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8 > > 详细内容

电子商务质变关键:EDI_B2B

    edi(elec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技术向商贸领域渗透并与国际商贸实务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目前通用的电子商务,edi是一种大企业专有的“特权电子商务”,是由初期电子商务到现代电子商务的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由“商务电子化”向“电子化商务”演变过程中产生质变的关键一环。


  edi的


  edi的发展至少经历了20多年,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已经充分显示了商业领域对其重视程度。人们将edi称为“无纸贸易”,将电子转账称为“无纸付款”已经足以看出edi对商业运作的影响。

 追溯edi的,edi最初是来自于ebdi(electronic business document exchange,即电子商业单据交换)。其最基本的商业意义在于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商业单据,如订单、发票等,然后通过电信网络传输给商业伙伴。这里的商业伙伴是指广义上的商业伙伴,它包括任何公司、政府机构及其他商业或非商业机构,只要它们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带有结构性的数据交换。edi的好处包括: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减少错误、减少库存、改善现金流动等。

 由于实施edi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第三方的增值服务,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商业纸面单证的交换。而这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因此edi的实际上就是商业数据的标准化和增值网络服务商的发展过程。

 在edi的发展中,真正推进edi发展的是那些独立的edi网络增值服务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电信政策逐步放宽,私营网络增值服务商的出现使edi走向了商业化的发展。


  edi的概念


  传统的贸易过程通常是参与贸易的有关各方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贸易磋商、签约和执行。有关的贸易文件的制做和传输也要通过人工来处理。而贸易过程要经过银行、海关、商检、运输等环节,含有同样交易的不同文件要经过多次重复的处理才能完成。这就增加了重复劳动量、额外的开支以及出错的机会。同时由于邮寄的延误和丢失,常常给贸易双方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自从计算机技术开始使用,人们就一直探索用电子手段来代替传统的纸面信息记录和传输方式。edi就是模拟传统的商务单据流转过程,对整个贸易过程进行简化的技术手段。由于edi应用的领域不同,edi技术的实施所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edi的定义也很难统一。这里列举一些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对edi的定义供大家参考。

 美国国家标准局edi标准委员会对edi的解释是:“edi指的是在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之间所进行的标准格式、非模糊的具有商业或战略意义的的传输。”

 联合国edifact培训指南认为,“edi指的是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标准格式数据的交换。”

 从上述解释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五点:(1)edi是计算机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电子传输;(2)edi是标准格式和结构化电子数据的交换;(3)edi是由发送和接收者达成一致的标准和结构;(4)edi由计算机自动读取而无需人工干预;(5)edi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

 edi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处理交易信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然而,为使商业运作各方的计算机能够处理这些交易信息,各方的信息必须按照事先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格式化,才能被各方的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因此,可以将edi的概念概括为:edi是参加商业运作的双方或多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商业,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参与方计算机之间所进行传输和自动处理。


  edi的影响


  edi的电子传输的核心内容是商业信息和商业单证,如订单、发票、付款通知、付款凭证、交货凭证等。由于edi在商业领域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商业单证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来生成。因此,edi变成了电脑应用程序之间所进行的交换。edi所支持的电子转账(eft)和电子支付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支票和其他的传统纸面付款凭证将会大量减少。同时,edi不仅大大简化了纸面单据的处理,节省了纸张,而且将使银行的运作出现转型。网上银行的转账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edi对商业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反映在edi使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使企业销售人员的角色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网上在线订单系统和网上在线客户系统将会对拥有庞大对外销售的行业产生重要影响。edi会使企业的营销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推销功能退居其次。edi无疑会促使未来商业伙伴之间的运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所以,edi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新的通讯技术和传递方式,而且也是联系国际生产和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桥梁。

 目前,人们更多的是从商业角度而不是从技术角度去考虑edi的发展,因为商业领域是edi的动力源泉,也是edi广泛应用的场所。从edi在各国的发展趋势看,edi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将会给国际商务活动乃至全球的社会活动带来一场结构性的革命。


  edi的组成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硬件和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1.数据标准

 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订的电子数据交换共同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共同的标准获得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

 2.edi软件及硬件

 实现edi,需要配备相应的edi软件和硬件。edi 软件具有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的能力。

 (1)转换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将计算机系统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2)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或将接收到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

 (3)通信软件。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或由 edi 系统交换中心内将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edi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由于使用edi进行电子数据交换需通过通信网络,目前采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是很普遍的方法,因此modem是必备硬件设备。此外,如果传输时效及资料传输量上有较高要求,可以考虑租用专线。

 3.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是点对点,这种方式只有在贸易伙伴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使用。随着贸易伙伴数目的增多,当多家企业直接电脑通信时,会出现由于计算机厂家不同、通信协议相异以及工作时间不易配合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许多公司逐渐采用第三方网络,即增值网络(van)方式。它类似于邮局,为发送者与接收者维护邮箱并提供存储转送、记忆保管、格式转换、安全管制等功能。因此通过增值网络传送 edi文件,可以大幅度降低相互传送资料的复杂度和困难度并提高edi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