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7 > > 详细内容

《常见的碱》设计思路_高二化学教案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定位
牐牸钍茄习了酸后又一类重要化合物。《常见的碱牸畹耐ㄐ浴芬唤诠菜牟糠郑ǚ至娇问保,它是从常见的物质入手,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原则安排的。学好常见的碱对碱的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牐犜学科中,认识物质的一般思路是: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本课时侧重于naoh、ca(oh)2的性质。
牐牳据已有知识情况和本节内容特点,我的教学设想是:打破教材的顺序,采用对照比较、类推猜想、实验探索的方法。对比学习,突出实验,体现学科特点。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牐1.古诗名句牭伎渭と
牐犆鞒诗人于谦所写的《石灰吟》中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粉身碎骨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获得成功。它不仅包含重要的思想意义,也包含着贴切的意义。展示[实验3-25],体会"粉身碎骨",然后提出问题:(1)白色粉末是ca(oh)2 ,属哪类物质?(2)前面学习中遇到过的碱还有哪些?讨论分析,引出本节课题。
牐2.性质犑笛楣鄄
牐牴烫逦镏实性质一般了解其颜色、溶解性。演示[实验3-23][实验3-26],展示实物,培养的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表1)
    3.性质 实验探索
牐牐1)以旧促新牰员壤嗤
牐牰訬aoh与ca(oh)2的性质,在前面已经零散的学过一些。例如:naoh与指示剂反应、酸碱中和反应、ca(oh)2溶液与co2的反应、naoh与cuso4溶液的反应等。这些内容由学生回顾并归类展示,然后类推猜想另一种碱的性质,用以培养学生的对比猜想能力,使学会运用"对比类推"的研究方法。(表2)   (2)分组实验犠灾魈剿
牐犙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把学生引入探求答案的学习情境中,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教材中[实验3-27](ca(oh)2与指示剂反应)、[实验3-24](naoh与盐反应)、[实验3-28](ca(oh)2与盐反应)均为试管实验,便于学生操作,因此设计为分组实验,学生自己探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的观察。实验完毕让学生自我展示,描述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填写表2中的②⑧③④),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再次体现的主体地位。
牐牐3)设计实验犕黄颇训
牐燦aoh与co2反应教材中没有设计实验,其方程式的书写又是本节的难点,直接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设计"喷泉实验"。
牐犑紫却瓷栉侍馇榫常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吹气"实验,但实验后无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反应,出现疑虑,增强求知欲望。然后展示"喷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为验证生成物是什么,再次设计实验,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使掌握先猜想,再验证,后的研究方法。(填写表2中的⑥)  4.阅读教材犠匝в猛
牐犈嘌阅读分析、自我的能力。
牐5.畅谈体会犠⒅赜τ
牐牐1)通过体会大家谈,让学生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收获或体会,进行小节,填写完整表2中的①⑤⑦。培养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牐牐2)首尾照应,讨论:"粉身碎骨" "要留清白"的意义,感受"诗情化意"。
牐牐3)创设问题情境:如何保存和鉴别两种碱?讨论,展示答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来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堡集一中
作者: 孙国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