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_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爱动手,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自制蜡烛跷跷板:长蜡烛1支,大号缝衣针1根,杯子2个,薄铁皮(或塑料板)1块,小碟2个。教具准备: 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教学难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幻灯片1、2二、 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出示幻灯片3、4。三、展示收集的杠杆,出示幻灯片5、6,激发的研究兴趣。四、分组讨论:什么叫杠杆?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幻灯片7,杠杆的定义,齐读。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展示撬石头的幻灯片,让观察,说一说,什么叫支点?什么叫动力?什么叫阻力?。出示幻灯片8,教师归纳。讲解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出示幻灯片9—12说明做图过程。 六、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你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杠杆要平衡:1、 只与力的大小有关;2、 只与力臂的大小有关;3、 只与力的方向有关;4、只与力和力臂的乘积有关。制定: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讨论和完善:实施: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装置(出示幻灯片15)和实验步骤(出示幻灯片17、18),让分小组实验。得出结论:你得出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展示的分析结果,并给以评价: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幻灯片17。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趣味小实验 :自制蜡烛跷跷板目的:证实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设计:1、 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象顶端一样露出烛芯。2、 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3、 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4、点燃蜡烛两头,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做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出示幻灯片18。七、比拼台:出示幻灯片18(通过超链接和19—25相连),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答题,竞赛。 竞争选取题目,抢答题。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巩固课堂教学,并颁奖鼓励。八、小结本节内容:出示幻灯片26。1、 杠杆的定义。2、 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九、作业:。出示幻灯片27。课堂作业:课本193页 题目 2、3板书设计: 第一节 杠杆一、杠杆1、定义:一跟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1) 支点o(2) 动力f1(3) 阻力f2(4) 动力臂 (5) 阻力臂 二、探究实验三、杠杆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