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游》_幼儿园中班其他教案
活动:去旅游
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复合节奏的乐趣,乐意参加节奏活动。
2、发展的倾听能力,学说简单的复合节奏。
3、通过游戏培养大胆、开朗、自信的品质。
材料准备:多媒体、大钟、小钟各一只、小鸡、小猪贴绒各一只、
.小纸条一张、图谱一张、请一做城堡主人
知识准备:玩过“录音机”的游戏
活动过程:一、对说去旅游,要乘上火车。
引导做火车启动的节奏,边念节奏边做火车开的动作。
火车:呜——呜——呜——呜——
&nbs
p; 卡嚓 卡嚓 卡嚓 卡嚓
先集体开练习,熟悉手势
二、经过钟表店。倾听钟表的声音。
大钟:当——当——当
小钟: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让幼儿先用口头节奏来表现大钟和小钟一起走动(念复合节奏)
再配上身体动作来表现这个节奏
三、经过农场
请倾听农场的动物发出什么声音
(小鸡: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小猪:呼鲁 鲁 呼鲁 鲁 )
先分别练习,可配上动作
再让小鸡、小猪来合唱
四、来到神秘城堡
首先请大家来敲敲门,问好。(没人回答)
提示大家看门上的秘密:只要表演了主人想听的音乐,门就能打开。主人想听的就藏在角落里。(可请想办法明白纸条上留言的意思)
将主人要听的放到投影仪上。请大家来破译并共同表演
五、大门打开,主人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结束。
说课稿:
设计思想:《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内容要既符合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我班经过两年多的活动,发现他们对节奏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平时我们经常在玩《录音机》、《开火车》等节奏游戏,而在由组织的活动中,对分部节奏(即一组演奏完再演奏另外一组)已经相当的熟悉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新的挑战了。所以,我在本次活动中设计让他们进行复合节奏的练习。
材料分析:但是,确定怎样的难度是既照顾幼儿现有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新的经验呢?在活动之前,我听取了李君的意见,也测试了大甲班的接受能
力,最后确定了现有的目标和节奏难度。即一个大节奏和若干个分节奏。
说目标: 我的目标一是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复合节奏的乐趣,乐意参加节奏活动。这是一个指向现在和长远的目标。从现在来说,就是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复合节奏的乐趣,长远的则是培养对节奏活动的兴趣,保持活动的热情。
重难点: 我的本次活动重点在于让幼儿练习、表演复合节奏,难点是用乐器进行节奏表演。因为对来说,这是一个多通道的练习,又要看、又要听、又要表演,存在不小的难度。而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
即把最后环节的多通道练习在前面的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
半自动化的程度,这样在最后的活动中就显得水到渠成。
说流程: 在一开始的导入活动中,我引用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主要是起到一个唤醒的作用,同时让将注意力放在的手势上,明白渐强、
渐弱的含义。此游戏是我班幼
儿在平时的活动中自发形成规则的。第二个环节是到钟表店,让幼儿先口头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再用身体动作表现。在这里,主要是采用了克洛尔兹的体态法。因为对幼儿来说,用身体表现节奏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通过对身体动作的演练,对
节奏就更为熟悉了。可以逐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在第三个层面上,我继续用以上的手法,使幼儿对节奏加深印象,但为了让对活动保持
兴趣,在节奏上做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到了最后,随着他们对节奏的掌握,就可以进行乐器演奏了。结合我班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我设置了主人的来信,让幼儿通过认读信上的文字,进一步激发演奏的兴趣,同时又巩固了他们的这一认知爱好。阅读来信后,就开始破解“密码”
——节奏图谱。通过徒手练习到手持乐器到配乐练习,完成“任务”,最后,主人的出来和大家见面,结束活动。
活动特色:1、主体性。活动中充分尊重来自
幼儿的愿望,使活动在幼儿积极的推动之下一直向前发展。如采用的意见来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当碰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在活动中提出的游戏方案也一一被采纳。
&nbs
p; 2、游戏性。本次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在大游戏中套小游戏。因为对来说,游戏是他们的权利,游戏也是最没有功利性的一项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不同的情感需求。一般的活动,多将重点放在感知、欣赏上,而本次活动则采用了与之截然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