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_家教误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自己的独苗舍得智力投资,钢琴、电脑陆续进入家庭,然而,们在孩子的非智力上投入甚少,相对来说,总是轻视了自理能力的培养,甚至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参加劳动活动,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孩子自身了展的需要,劳动活动对的体力、智力、独立性、克服困难、能力等方面
二、重视单项培养忽视全面发展
不少在家庭教育中,不顾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热衷于凑热闹,赶时髦,强要孩子学拉小提琴、弹钢琴、绘画等,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家教情况:父母把3个月的婴儿放在水里,教他学游泳,让2岁的孩子坐上高高的琴凳上弹琴,或是把3岁幼儿的手操作微机键盘,不可否认,婴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很大,有的小朋友虽然被逼出了一技之能,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则相形见绌,因此有必要引导孩子的全面发展,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6——7岁儿童开始能接受比较系统的知识传授,而6岁以下的多以新奇惊喜的眼光看世界,探究意识非常突出,孩子天真发问或用想象来解释客观事物时,父母应积极诱导,而不是做出种种限制和随意斥责,扼杀他们的创建思维。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对其微小的创造性表现要给予表扬鼓励。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引起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缺乏坚强的意志,怕吃苦。总之,在家庭中,父母既不能忽略幼儿的智力开发,又要重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处于启蒙期的孩子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恰恰忽略这一点,对孩子要求很严,对自己却放任自流,有时不知不觉将自身的恶习缺点传授给了孩子。有这样一个例子:冬冬小朋友随爸爸到工厂去玩,下班时爸爸将厂里的一扎导线塞进了手提包里,冬冬对爸爸说:“老师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爸爸摸着冬冬的头说:”傻小子,老师可没说公家的东西不能拿呀!“结果没过几天,就找上门,说冬冬把园的玩具,汽船私拿回家。孩子的头脑简单,身教在孩子心目中就是形为的指南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