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6 > > 详细内容

数学学科教学常规_目标质量

                      

一.

1.      在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参考有关教辅材料,明确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本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后,从实际出发,写好每堂课的。

2.      每课时中,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为落实教学目标的接受、体验、尝试、获取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3.      根据新授课,讲练课或复习课等课型的不同特点,每节课都要重视和精选配备足够数量的变式训练题或综合复习题

,所选练习题与例题都要为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和分层教学要求服务。

4.      重视教学反思和教后记的书写,以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二.上课

1.上课要有激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的广泛参与。力求做到“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符合规律、共同发展”。

2.注重双基的落实,注重解题、证题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概念清、公式明、定理熟、能应用”。

3.课堂教学节奏要紧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控制好教学的容量和密度。要给思考、理解、阅读、练习、讨论、实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但切忌松松垮垮。

4.

讲授和板书中所用的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必须准确、规范。解题证题要准确熟练,详略适度。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组织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共同提高。

 

三.作业

1.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重视分层要求。基础性的习题共同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可布置适量思考题,但总量必须控制,每天作业量不超过四十五分钟。

2.对一课一练等课外辅导材料,组必须认真筛选,以引导分层练习。

3.红笔批改,标识清晰,强调订正。要求做的作业,必须先做一遍。

4.重视反馈,适量面批,普遍性错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及时辅导。

 

四.测验考试

1.非毕业班原则上一个单元安排一次测验,各年级组统一命题,同步进行。

2.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与实际,注重双基,突出通解通法;不出偏题、怪题,要注意知识点的覆盖和突出重点,避免相同题型的过量重复。要依照考试目标设定的难度,期中、期末考试的难度比例应控制在7:2:1。提高班应出一定量的附加题。试卷付印前应做好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期中、期末考试卷必须由教研组长审阅同意后才可付印。

3.每次考试由备课组统一评分标准,流水批改,集中登分。发现批改差错,由组内两位或两位以上认可,组长同意后方可改动分数。

4.重视反馈。期中、期末或月考等考试后,每位都要作认真的质量分析,统计每一道考题的得分率,的分数段分布情况和平均分,拟定改进教法的措施。讲评要注意抓失分重点。

5.重视测验与考试卷命题的考后反馈与分析点评,以提高自身命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