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6 > > 详细内容

大班教学参考9月_目标质量

“”

 

 

 

参考(大班)

九月份

 

一、本月工作要求

1、   围绕“我是中国人”主题,提供能够让幼儿与之对话的环境背景,开展一系列以为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使了解

 

幼儿即将开展的各类活动,参与园的活动过程,在与的同步共育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的预设内容,支持幼儿的各种探索活动,引导通过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了解我国的首都以及我国主要的名胜。

2、   准备升旗仪式所需的物品和心理准备,开展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   与托班和小班的一起设计、安排好混龄的系列活动,在“大带小”活动中让在与小弟弟小妹妹交往中,增强作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责任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往、协商和分享。

4、   和幼儿一起安排班级的自然角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班级值日生制度,让关心班级的卫生整洁、植物和小动物的护理,以及作好天气的气象记录,树立初步的责任心。

二、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活动内容选择建议

(一)     教学活动

 

活动一:五星红旗升起来

活动二:我爱北京天安门(一)

活动三:我爱北京天安门(二)

活动四:中国的古典建筑

活动五:国家的首都和建筑

活动六:我是小小建筑师

活动七:万里长城长又长

活动八:学玩旅游棋

活动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九:快乐旅行

活动十:剪窗花(一)(二)

活动十一:泥娃娃分家

活动十二:漂亮的民间工艺品

活动十三:自制画谜,猜灯谜

活动十四:学烧中国菜

活动十五:中秋赏月(一)

活动十六:中秋赏月(二)

活动十七:京剧脸谱(一)

活动十八:京剧脸谱(二)

活动十九:中国工夫(一)

活动二十:中国工夫(二)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活动二十一:足球入门夺金牌

活动二十二:纸片怎样飞得更远

活动二十三:盘古开天劈地

活动二十四:我知道得名人

活动二十五:献上最美的哈达

活动二十六:大中国

活动二十七:登长城比赛

活动二十八:今天谁会赢

 

“大带小”活动:介绍我们的园、帮助弟弟妹妹整理小床、和弟弟妹妹一起看图书等等。此活动每周根据需要进行一至二次。

 

(二)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1.   中国国旗粘贴:提供旗面(红纸),印有大大小小五角星的白纸。剪下五角星,涂上黄色并粘贴在旗面上。

2.   “天安门”装饰画:提供各种材料(牙签、瓜壳、纸团、米粒等)、印有天安门轮廓的画纸,自行选择材料进行装饰。

3.旅游棋(具体见学习活动建议中)

4.剪纸

5.自制画谜

6.配菜活动

7.给蛋宝宝画脸谱

         


8.编草帽

9.足球入门(具体见学习活动)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三、环境创设建议

 

建议以“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展开,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并辅助以下材料(和幼儿园共同提供),让在活动中,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展开与环境的对话。

1.   我和国旗、天安门的相片

2.   用彩色的米粒、瓜壳等拼贴成的天安门的画面(大幅或多幅)

3.   中国国旗(孩子的粘贴作品)悬挂在教室中

4.   中国各地的名胜风景照片和中国的地图(上面作有记号并与相关的名胜照片连线)

5.   中国的古老建筑照片。

6.   “小小设计师”的作品——的关于建筑想象画等。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四、与社区工作建议

1.   召开家长会让了解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主要的活动内容,需要支持配合的具体方面。

2.   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对班级工作的要求和对园的各项服务的意见等。

3.   开设班级工作公示栏,对九月份的主题活动进行介绍、宣传,明确需要配合的活动。

4.   开展个别电话访谈以及个别约谈工作。

5.   若是新,建议在家园之窗栏里作自我全面介绍。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 

第 一 周

 

活动一:五星红旗升起来

 

活动过程建议:

1、   观看天安门的图片(或照片)、录像,在引导下,讨论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交流各自对北京天安门的认识,了解天安门在我们的首都北京。

2、   观看录像,了解每天清晨,武警战士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的情景。观察后,说说有多少战士?穿怎样的服装?排成怎样的队形?并讨论战士升旗时的动作、眼神?

3、   说说在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升旗仪式?(运动会得金牌等)

4、   模拟升旗仪式。

5、   (每周一早晨,大班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做操前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6、   请妈妈、爸爸双休日时,带着到人民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回园后,进行交流。

 

 

活动二:我爱北京、天安门(一)

 

活动过程建议:

1、   (收集一些关于首都北京的歌曲录音带(所熟悉的、经常听到的))。一起欣赏歌曲,跟着唱或表演。

2、   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听录音或表演唱),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3、   跟着歌曲的音乐,用拍手、拍肩或其他不同的动作,拍打的节奏。

上一页        [7] [8] [9] [10]  ... 下一页  >> 

4、   在活动区,观看提供的天安门的照片或卡片,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录音,试着用小乐器打节奏。

           


 

歌曲另附

 

 

活动三:我爱北京天安门(二)

 

活动过程建议:

1、   在熟悉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基础上,进行跟唱。

2、   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尝试领唱与齐唱、男孩唱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等。

3、   根据歌词内容,结伴为歌曲配动作造型。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4、   在“天安门”照像。利用大型的天安门照片为背景(也可用投影仪将照片放大),自由结伴选择一个场景,摆不同的造型进行照像(最好用数码相机)。(有能力的可以当场画出来,进行展示。)

5、   从场景选择、位置安排、人物姿势等方面共同欣赏和谈论:那些照片拍得好。

6、   制作“天安门前照个像”的班级照相簿,大家一起欣赏,并请父母一起欣赏。

 

 

活动四:中国的古典建筑

 

活动过程建议:

1、   观察天安门图片,由 “天安门是以前的房子,还是现在的房子?” 引出对古典建筑的提问:“天安门是不是和皇宫一样的房子?”“天安门的左右两边是不是一样的?”等。产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兴趣。

2、   观看一些中国古典建筑的录像和照片。讨论:哪些地方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不一样?(可从屋顶、窗、门、房屋的颜色引导讨论)。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3、   通过讨论古典建筑造型的对称问题,找一找哪些地方是对称的,发现房屋“对称”的特点。

4、   在的协助下,共同收集(网上、以前的相片、明信片等)有关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建筑照片和介绍资料。

5、   共同交流收集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张贴出来,一起欣赏。(可以以一个家庭为一个单位,制作一个小的版面,再集中展示。)

 

 

活动五:国家的首都和建筑

 

活动过程建议:

1、   和一起把一些世界各国的首都和标志性建筑的照片,布置出来。

2、   共同欣赏这些照片,在观看的过程中,说说自己知道的国家、建筑的名字是什么,最喜欢的建筑是哪一个,自己认为各个建筑最特别的是什么地方。

3、   观看后进行讨论:哪个建筑你最喜欢?为什么?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4、   再次欣赏照片,听介绍建筑所在的国家的首都、建筑的名称、建筑的一些用处和特点。

5、   在的引导下,注意建筑某些部位的形状,猜一猜: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什么用处?对这些建筑的外形特征和功用产生进一步的兴趣和关注。

6、   父母参与:介绍去过的国家,或者了解的国家的首都名称,以及标志性的建筑。

 

 

活动六:我是小小设计师

 

活动过程建议:

1、   观看了各国的建筑以后,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设计的建筑是什么样子的,也来设计一座特别的建筑。(提供纸、记号笔、油画棒、剪刀等。)

2、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用记号笔画出自己设计的建筑的轮廓。然后,进行介绍、交流。

3、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可用剪刀将“建筑”的轮廓剪下。

4、   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以“我是小小设计师”为主题,用展示板,把自己设计的建筑展示出来。

5、   邀请小、中班的弟弟、妹妹来看自己设计的建筑,并为他们做介绍。

6、   将自己设计的建筑,告诉父母,(画给父母看),请他们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再创作。

 

 

活动七:万里长城长又长

 

           


活动过程建议:

1、   欣赏有关长城的画片和录像,讲讲各自了解的长城。

2、&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nbsp;  了解“长城到底有多长?”看教师出示地图,勾出长城的路线。听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的古建筑。它经过好多高高的山都,跨过好多个省市。在古代,人们为了抵御敌人的侵略,修建了长城。现在它成了世界人民观光游览的景点,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筑。

3、   孩子和共同收集关于“世界之最”的资料)

4、   造长城:(事先牛奶纸盒和罐头等做“烽火台”)

a)        在沙池内对成一个个沙堆,将“烽火台”放在沙堆顶上。

b)        用一正一反的方法造“古城墙”。

c)        连接各自剪折的“古城墙”,并与“烽火台”全部连接起来。

图示另附:

 

活动八:学玩旅游棋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材料:

a)        旅游棋盘一副,上有从甲、乙出发的两条路,每条路有80格,每隔10格左右有一熟悉的旅游景点画面或标志。

b)        骰子两个,每个骰子分别为红色的1、2、3三面和绿色的1、2、3三面。

c)        以上为一套,建议准备大的一套,小的多套。

2、   观察棋盘内容,讨论:为什么我们把这副棋称为“旅游棋”?

3、   理解交代的规则和玩法:两方轮流掷骰子,当两个骰子出现的面是同色的,则数字相加,按得数行棋;若两个骰子出现的面是异色的,则数字相减,按得数行棋。在行棋过程中,正逢停在一旅游景点,要说出“我到**来旅游”,并取一枚花片表示赢一次。

4、   可以在演示玩法的基础上,由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带领,将分为两组,每次两组各出一人试着玩一玩。

5、   在熟悉游戏规则和玩法后,自己找朋友,两人结伴游戏。

6、   可结合自己曾经外出旅游时对各个陆游景点的了解,向作介绍,或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活动,使孩子了解有关知识后,一起制作和玩新的旅游棋。(新的旅游棋可向同伴介绍,与同伴一起玩)。

 

 

活动九:快乐的旅行

 

活动过程建议:

1、   材料准备:

a)        收集各中旅游照片(图片或画片)。

b)   &nbs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p;    在画有飞机、火车、轮船、长途旅游车、小轿车的卡片上分别贴上式题。(如:5-3=  、  2+1=   、 1+3=  、3+2= 使用5以内加减法式题)

c)        不同色纸的“车票”若干张,上面写有1—5的数字或5以内的加减法式题。

2、   学习理解游戏规则:

a)        手持同一种颜色,上有不同数字的“票子”3——4张,一“票子”上的数字为得数,去寻找贴在交通工具上的相应式题,以表示旅游中将乘坐哪种交通工具。

3、   分别扮演某种交通工具的司机,站立在交通工具前,发出指令,如“嘿嘿!我的**就要开,开到**去,有票的乘客请上来。”持有该式题得数“票子”的,凭票上车,直至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开走,游戏结束。

4、   可以自己找朋友,反复进行游戏。

 

第 二 周

活动一:剪窗花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材料:窗花数张。(可以预先张贴,引起幼儿注意,让欣赏。)

           


2、   观察并找一找窗花上对称的部位。了解中国剪纸的特点:对称和镂空。分辨剪纸的某些部位是用剪刀剪成的,有的是用刻刀刻成的。

3、   看进行演示,了解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就可剪出不同排列的对成图案,挖孔越多越能够变出不同的花样。

4、   自己动手,学剪窗花:

a)        第一步:将纸对折,找出中心线,用半个变一个的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b)        第二步:尝试不同的折叠方法。一折四、一折八、一折三、一折五等。

5、   把各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或展示板上)共同欣赏。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6、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剪窗花的窍门,教爸爸、妈妈“学”剪窗花。

7、   可在区角活动时,继续剪各种各样的窗花,并展示给大家共享。

 

活动二:泥娃娃分家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材料:泥娃娃图片若干套,每套有7张,有性别(3男4女)、大小(2大5小),戴帽和不戴帽(1个戴帽6个不戴帽)等不同特征。

2、   大的纸板一块(上面画有两间屋子)、纸、笔。

3、   两人一组,观看泥娃娃图片,商量:如何根据泥娃娃的特征分成两家。

4、   为两个“家庭”命名、并把它们的名字记录下来。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5、   全班进行交流,感知别人的分法。

6、   继续两人一组,尝试分成两家的多种方法,并进行记录。

7、   各组相互交流各自的记录,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继续尝试。

8、可以把泥娃娃的图片展示在造型创作的区域内,让试着看图片进行娃娃的泥塑造型。

 

 

 

活动三:漂亮的民间工艺品

 

活动过程建议:

1、   带着“什么是民间工艺品”的问题,向父母询问,寻求答案,并一起共同寻找一些有关的资料和找出家中的“民间工艺品”。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2、   可播放一段“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的录象,让共同来寻找一下“民间工艺品”:有布艺、剪纸、编织、年画、陶艺、风筝、刺绣等。

3、   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学习简单的纸编织,编织初:(图示略)

4、   如果幼儿的兴趣很高,可以举办一次由一起参与的“民间工艺品拍卖会”,有幼儿自带作品,有、自制作品。

5、   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用拍卖所得经费,建立班级的爱心慈善基金,关心残疾人、敬老院、贫困儿童、灾区或重病者等急需帮助的人,通过各种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培养的爱心,学习分享。

 

 

活动四:自制画谜,猜灯谜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 

活动过程建议:

1、   猜一猜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画谜,理解什么是画谜。

2、   和一起讨论:如何来制作画谜?在纸上重叠地画出3-4个物体的轮廓

3、   用提供各种颜色的纸、笔以及一些物体轮廓卡片,试着进行画谜的绘制。

4、   按小组组合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猜活动,计算各组猜对几个谜语。

5、   互相评论:哪个画谜做的最好?,比比哪组猜对的画谜多。

6、   最后将画谜贴在走廊或展示板上,让参与猜谜活动。

           


7、   回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画谜,把新的画谜带到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园,请小朋友一起猜一猜。

 

 

活动五:学烧中国菜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材料:纸盆子若干;2-5的数字卡若干;各类“菜肴”(图片)有常见的蔬菜、禽蛋、水产、豆制品等,背面分别贴上1-4的数字。在纸盘子上贴上2-5的数字卡。

2、   可以有两种玩法:

3、   按纸盘子上的数字选择两数所代表的“菜”,装入盘内,并按有不同数字卡贴着的盘子、多次配菜。

4、   可以自由选择两种“菜”,以背面两个数合起来是几,选择有相应数字的纸盘装入字的纸盘装入

5、   互相检查已配好的“菜”。让不断感知数的分合。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活动六:中秋赏月

(一)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建议:

1、   讲述故事了解歌曲的来由:抗日战争的时候,红军叔叔天天和日本鬼子打仗。他们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延安保育院,交给保育院的红军叔叔阿姨照顾。为了保护这些小朋友,叔叔阿姨经常把他们放在马背上的筐子里,跟着部队到处转移。在育院里有一位专为小朋友做饭的老爷爷,非常喜欢他们。中秋节到,没有月饼,老爷爷就想办法为小朋友做月饼。后来,老爷爷在一次为小朋友下山找水喝的时候,被日本鬼子发现,光荣牺牲了。这就是老爷爷做月饼时小朋友为他唱的歌。

2、   先听几遍,熟悉旋律和歌词

3、   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质,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4、   运用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唱。

5、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活动七:中秋赏月——

(二)古诗“静夜思”

 

活动过程建议:

1、   带着“中秋节的月亮怎么会又圆又亮?”“为什么中秋节的夜晚很神奇?”等问题,听父母或爷爷奶奶来讲述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对谈论中秋节产生兴趣。

2、   交流各自了解的有关中秋的故事、诗歌。

3、   “静夜思”这首古诗有的会念,可以让孩子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

4、   相互讨论与解答一些问题:什么是明月光、举头、思故乡等。

5、   建议孩子带一块月饼(孩子最喜欢的)与同伴一起分享。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6、   假如孩子感兴趣的话,可让孩子住在园里赏月,部分轮流看护。

 

 

第三周

活动一:京剧脸谱(一)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一段京剧录象、京剧的脸谱

2、   观赏京剧录象,交流: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其中的人物是怎样的?再听简单介绍剧情。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3、   观察出示的京剧脸谱,比较脸谱与一般人的脸有什么不同。找出脸谱上的额头、眉眼、鼻嘴等对称的花纹。

4、   猜一猜脸谱颜色的意义:红色(威武)  紫色(善良) 黑色(公正) 白色(狡猾)等。再听作具体的介绍。

5、   学唱几句京剧,跟着录象模仿几个动作。

           


6、   与联系,引导关心电视台的戏剧频道,学习观赏京剧等戏剧,逐步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二:京剧脸谱(二)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椭圆形的纸、颜料、铅笔等

2、   再次观赏各种京剧脸谱,并对细节部分进行观察,尤其强化其中一些部位的对称的花纹。理解京剧脸谱的最主要特征。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3、   观看示范画出脸部的一半,再涂上颜料,当颜料未干时将纸对折,可发现另一半也有了颜色。

4、   尝试绘制自己喜爱的脸谱。

5、   将自己画的京剧脸谱展示出来,并向同伴、弟弟、妹妹以及父母进行介绍。

 

 

活动三:中国工夫(一)

活动过程建议:

1、   准备中国武术的录象。(可从武术比赛、有武打的电视剧、电影中选择。)

2、   回忆和交流:看过中国武术吗?在哪里看到过?

3、   观看一段中国武术表演(录象),讨论: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武术?武术有什么用?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4、   再看一遍录象,问:最喜欢哪些动作?模仿录象跟做几个动作。

5、   交流模仿各自会做的中国武术动作。

6、   播放录象,学唱歌曲“中国工夫”,了解歌词大意。

歌词略

 

活动四:中国工夫(二)

 

活动过程建议:

1、   播放歌曲,让熟悉已学习过的歌曲“中国工夫”。

2、   根据歌词师生共同设计动作(可以用简笔画将共同创编的动作记录下来)

3、   看按照大家的设计,完整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表演一遍“中国工夫”,理解简笔画的主要意思。

4、   按简笔画的提示和师生共同对动作的设计,听着歌曲“中国工夫”的录音进行练习。(应提醒,将中国武术的气概表现出来。)

5、   “中国工夫”形成若干简单套路后,可作为大班的晨操。

 

活动五:足球入门夺金牌

 

活动过程建议

1、准备材料:

(1)                彩色图形纸片代表“足球“,每种颜色10个,每个”球“上都写有一道6以内的加减式题。

(2)                墙面上或展示板上画有多个足球“球门“,分别写上0-6的数字。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2、玩法一: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取同色的“球“10个,以接力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每人将一个“球”算出式题得数,进入有相同数字的“球门”又对又快为胜。

3、玩法二:参加比赛的各取同色的“球”10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球,规则同上。

 

 

活动六:纸片怎样飞得更远?

动过程建议:

1、   准备一些纸和贴纸(用于作记录纸片飞出距离的标记)。

2、   猜一猜:纸能飞起来吗?并分别将各自的猜测演示出来。

3、   操作活动:试一试让自己的纸飞起来。并说说:纸飞得远不远。

        [7]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4、   讨论:谁能让纸飞得更远?怎么才能和朋友相互比较,比一比谁的纸飞得远?

5、   探索操作:尝试各种办法让纸飞得更远。并交流各自采用的方法,发现其中的秘密。(如纸团要团得紧、可以折成小飞机等)。

6、   把在探索操作时发现的秘密,用绘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制作成小版面,互相交流,并与一起交流关于让自己的纸片飞得远的经验。

 

活动七:“盘古开天劈地”

 

活动过程建议:

1.        材料准备: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插图。

2.        带着问题:什么叫开天辟地?欣赏故事“盘古开天劈地”。

3.      &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nbsp; 一起谈论、分析故事的主要内容:传说中的地和天是怎么会分开的。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什么,让自己的声音变成什么。太阳和月亮又是他的什么变的?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

4.        讨论:究竟有没有盘古?了解这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5.        知道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回家后,向父母请教,了解还有那些故事也是神话故事,并把从父母处了解的知识,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 四 周

活动一:我知道的名人

 

活动过程建议:

1.        预先准备一些熟悉的劳动模范、家等知名人物的图片、照片(可以剪报)。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2.        讨论:什么是名人?你知道哪些名人?他们有什么功劳?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        看提供的关于名人的图片、照片等,听听他们的事迹。知道过去有很多名人,现在也有很多名人。

4.        结合自己的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够知道过去的名人和他们的故事?(看书、查资料、听父母、讲述等)。怎样才能够知道现在的名人和他们的故事?(听新闻、看报纸、看电视节目等)。

5.        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对父母的采访、看电视新闻、看报纸等,了解更多关于的名人与名人的故事,并想办法记录下来(录音、剪报、绘画等),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献上最美的哈达

活动过程建议:

1.        和一起为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准备材料:西藏的明信片、照片或录象,白色的长丝巾(哈达)等。

2.        观看照片或录象,了解西藏最主要的民族风俗和习惯。  

3.        学说几句西藏的话,以及献哈达的动作

4.        欣赏歌曲“献上最美的哈达”

5.        学跳藏民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6.        在区角活动时,把自己打扮成藏族孩子,跟着歌曲“献上最美的哈达”,唱唱跳跳。

 

 

活动三:大中国

 

活动过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程建议:

1.        孩子和父母一起收集中国地图,以及与“大中国”相关的图片资料,带到园展示出来,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地方。

2.        欣赏歌曲,在的引导下,用相互问答的方式来了解歌词的主要意思。

3.      

         [8]  


;  在地图上找一找,找到歌中所唱的地方,看看录象或听听结合图片、资料的介绍,了解这些地方的主要特点。

4.        用拍手或鼓、锣等乐器做伴奏,唱出歌曲的气势。

 

 

活动四:登长城比赛

 

活动过程建议: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1.        欣赏有关“长城”的录象或图片,了解长城的主要特征。

2.        理解比赛规则:(1)以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作画,比一比谁“登”的山头多。

(2)要沿着山坡画,以免城墙“倒塌”。

3.        分组后讨论:怎样合作?怎样画登山快?

4.        分组竞赛。沿着在画纸上所画的一个个山头,在每座山上都画上古城墙。

5.        将“登长城比赛”的作品,在展示板上展示出来,并有兴趣地继续研究有关长城的事。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活动五:今天谁会赢

 

活动过程建议:

1.        师生一起观看“今天谁会赢”的节目录象。讨论:我们做这个游戏需要哪些东西?

2.        师生(和)一起收集关于“中国”的各类资料,形成游戏竞赛题目(图画、文字)。

3.        共同商量,确定游戏的规则、游戏的主持人和参赛的主要选手。

4.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进行游戏“今天谁会赢”。

5.        活动可分多次或反复进行,以逐步熟悉游戏规则和玩法。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6.       也可由幼儿提出新的竞赛主题,大家共同讨论确定,和一起准备相关资料,展开新的比赛。

 

 

 

 << 上一页  [4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