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6 > > 详细内容

给宝宝一张“我的床”_父母与家教


  
  儿童方面的专家说,婴的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0—1岁半,不能分清“物”与“我”,“物”是东西,“我”也是一件东西。这是原始自我的表 现。
  第二个阶段从1岁半到4岁,开始体现“自我”,不高兴就又哭又叫,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别人让给他去玩 其他玩具了,他又过去抢;还有一种近似“小动物”的心态,做法是躲在一个小小的“洞穴”里,比如躲进家中的柜子、橱门 ,要不就钻进大纸箱里去,最后可能在里面睡着了。这些多是动物本能的体现。
  第三个阶段从4岁到5岁半,这个时候,孩子已从“自我”过渡到“大我”,开始懂得要想玩得好,就得和小朋 友友好合作,有好玩具要与人共享。比如滑滑梯时,知道要排队,也知道滑梯是“物”,“我”是人,“我”在滑。
  这些特点告诉:不要去判断4岁以前儿童的是非与对错,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真正的 主人是儿童本人,父母应该为“主人”提供规划,为孩子规划出适合他们年龄的生长空间。同样是睡觉的床,如果只是成人床 具的尺寸缩小,样式完全一样,就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一张有如“小屋子”的床,在成年人的眼里也许就是样子新奇 罢了,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却提供了无限的幻想空间,能让他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