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餐桌当成课堂_父母与家教
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就应开始对孩子进行“进餐教育”。 目的是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养 成良好的素质或性格。儿童学家提醒年轻的父母,在孩子自行用 餐时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幼儿在长到1周岁时,往往开始喜欢自己 用汤匙,有的母亲见孩子举止笨拙,生怕进 食时汤汤水水弄污了餐桌 或地板,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来个“包办代替”。其实,想自 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 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予以积极鼓励。
2.杜绝偏食、挑食。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一般是时期 的迁就造成的,因而要特别重视纠正孩 子偏食、挑食。餐桌上对 孩子的迁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放纵,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 营养,而且还容易使孩子养 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的性格。
3.提倡细嚼慢咽。孩子刚学会自行用餐,动作不可能像成人那么 快,不要过分催促。快吃不利于消化。 此外,快吃也有失风度。 一个人的“吃相”直接反映了其修养和受水平,而绝非小事。
4.要求孩子自己清理弄脏的桌面。3岁以上孩子如进餐时不慎弄 脏了桌面,要教孩子向旁人道歉,并立 即找来抹布令孩子自行清 理。此举一可帮助学会关心旁人,二可帮助培养礼貌待人。
5.帮助孩子学习用餐礼仪。孩子4岁时,就应开始孩子 用餐礼仪。用餐礼仪包括:让长辈先动餐具 ;进食时声响尽量小的技 巧;进餐时对宾客说的客气话;用餐后餐具如何摆放等等。
6.让孩子帮忙做事。不要养成孩子饭来张口的习惯。让孩子做一 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 及的杂事。这一方面可减 轻的事务负担,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7.尽早传授营养知识。传授营养知识一般在孩子3—4岁时便可开 始,语言须深入浅出,也不必讲解许多大 道理,只要孩子有印象即可, 如,喝骨头汤有助于身体长高,多吃胡萝卜对自己身体有好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