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的反抗_性格、心理
经常可听到来自母亲们的烦恼,她们都说孩子到了3岁就很难对付。许多来找我商量的母亲们,几乎都认为3岁幼儿 “突然地”出现了反抗性的态度。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幼儿2岁时,心底里就已经蓄积了反抗心理,只是迄今没有在行 为上表现出来而已。所以,可把幼儿3岁的反抗行为看作是心理作用已在表面上和行为上表现出来了,也就是“2岁幼儿的后 遗症”。仔细询问后得知,这种现象在2岁下面有弟妹的情况下则更为突出。
人们一般把3岁称为反抗期。但实际上2岁幼儿属还未能表露反抗心里的年龄,而3岁幼儿则属能从行为上表现的年 龄。3岁的令人为难的态度,仅仅只是对迄今为止受到的抑制所产生的一种反抗行为。
孩子们总是本能性地向母亲谋求无限的疼爱。所以,当谋求得到疼爱并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作为谋求疼爱的手段 之一,孩子就会出现去找父母的麻烦,试探父母对此会表示怎样的态度的行为。当然,这是出自于本能性的,而并不是有意识 的。2岁时,对这种试探结果还不能以行为加以确认。但是,到了3岁时则会以不听父母的任意摆布,即所谓的反抗行为来进 行。
对于如何对待2岁的问题,正如前面所叙述的“只要是肯定能行的”那种态度,运用这种自我控制的教育是很重 要的。如果不那样地去做,而老是采取“不要”、“不行!不行!”这种抑止大脑发展的方法,到了3岁时,必定会开始 显示出使父母们感到为难的情况。
对于这种3岁幼儿,请大家回忆起前面反复提到的2岁的方法。对于“2岁的后遗症”,只要以2岁幼 儿来对待就能逐渐地出现稳定。
此外,3岁正是注意力开始从家庭内转向家庭外的时期。所以,充分地让孩子外出玩耍以及与小伙伴们玩耍也是 非常重要的。过了3岁以后,也是体罚有效的时期,因此,有时打打屁股也是必要的。2岁前的阶段进行体罚却会留下不理想 的影响,但是,到了3岁以后就不会一直遗留下去。“啪!”地打一下,既能稳定父母的焦躁情绪,而且,父母与孩子双双都 可得到谅解。这种父母的谅解心情之中包含着对孩子的爱,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