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5 > > 详细内容

浅谈在故事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一点体会_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故事教学的传统教法是:老师借助多种教具反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故事名称,熟悉故事内容、角色。了解故事情节,回答提出的问题,丰富故事中相关的词汇,继而请复述故事,以达到其教学目的。

在园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和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的今天,我们在故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首先,打破了由先讲述故事的传统模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幼儿先观察,确立角色,再理解,幼儿之间展开讨论,自由排图序,根据个人对故事的理解,自由编故事,与同伴合作编故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儿童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幼儿之间展开讨论的过程,就是幼儿进行发现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进行言语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它有助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幼儿口语运用能力得以逐步发展。并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高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尊重,

与始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确立自己的位置,教师应从牧羊人变为头羊人,教学中命令式的语言应转化为交流式的语言,当教师在幼儿讲述后再进行完整的故事讲述时,应组织幼儿对其进行评议,改编,提出个人意见,调动孩子评述故事、改编故事的积极性,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以平等的地位融入到幼儿群体之中,以与幼儿相同的未知者身份和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积极采纳幼儿好的建议,并组织幼儿评出最佳故事(包括了讲述的原文),再分组或个人进行有趣的表演故事。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激发改编、创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的热情和积极性。

再者,的提问应是开放式的提问。

在教学中,以前总是精心设计许多问题,构成不同的圈,千方百计把孩子套进来,的提问总是再现式的提问,让幼儿陷在对已讲述故事情节的回忆之中,而且正确的答案始终只有一个。现在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提问,所提的问题应简洁、清楚,层次分明,启发性特别强,并具有思考性和讨论性,能达到一个问题多种答案的效果,从根本上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萌发的创新意识、体现

的创新精神。

由于故事情节的多样性,因而决定了幼儿词汇的丰富性,口语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讲述故事的热情有增无减,现在教室里随处可见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孩子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讲述故事、表演故事。

可见,故事教学也是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又是与进行再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