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她逐步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_幼儿园观察记录
她逐步适应了园的生活
背景资料:
王文迪小朋友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现在已经三岁半了,在班上年龄较小。虽然上过一个学期园,但由于不能坚持入园,所以本学期依然有较严重的哭闹现象。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独生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入园前一直由奶奶照顾,平时上园都是奶奶接送,老人对她千依百顺,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因此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再加上老人平时很少出门,所以造成孩子接触外人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不太合群,比较倔强、任性,怕孤独。
观察目的:
喜欢班集体,喜欢和小朋友,能主动与同伴交往并能从中找到共同游戏的乐趣,使自己性格开朗、活泼,学习一定的自我服务的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观察对象:王文迪
观察时间:2004、2——2004、5
观察地点:本班教室
观察实录:
情境1、今天是开学以来王文迪第一次上园,由于刚放完假,王文迪有些不适,老远就听到她的哭声,一边拉着奶奶的手一边提着条件:“奶奶帮我搬板凳。”“奶奶帮我拿餐巾。”我热情的走过去,一边夸她穿的衣服真漂亮一边想将她从奶奶手上接过来,可是她一看见我就躲,还朝我不停地挥舞着手说:“我不要你,我不要你!”一副你敢过来我就打你的样子。为了不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我答应了她让奶奶喂她吃早点,这时她才静了下来。在奶奶喂她吃早点的过程中,王文迪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吃完早点后,她又开始了,当看到奶奶走意已决,她又提出:“奶奶你中午来接我
,我不睡觉!”得到奶奶肯定的答复后,王文迪才不情愿的和奶奶再见,目送奶奶离开后,趴在桌子上大哭了起来。
到了做游戏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十分高兴,只见她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不断的用手帕擦眼泪,我走近与她说话,她马上扭过头不看我;我多次邀请她参加活动,和她一起玩,都不成功。
情境2、一天早上,我正带着小朋友们在早锻炼,奶奶牵着王文迪来了,只见她瘪着嘴不太高兴的样子,我忙走过去,主动问道:“王文迪早,今天来得真早,快和小朋友们去玩一会儿吧!”“快说老师早呀!”奶奶提醒道,可是王文迪还是不做声,“我不想玩,我要进教室,奶奶帮我搬板凳。”“老师帮你好吗?”我边说着边过去牵她的手,她没有向以前那样拒绝我的帮助,顺从的和我一起进了教室,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在这时主动向奶奶说:“奶奶再见,早点接我!”奶奶高兴地离开了,我马上表扬了她:“王文迪今天真能干,最喜欢你了,我们一起出去玩一会好吗?”王文迪摇了摇头,独自趴在桌上又哭了起来。这时我鼓励吴桐去邀请她参加活动,但一把推开了吴桐,哭得更大声了。
情境3、今天早上,王文迪心情很好,老远就听见她大声的叫到:“程老师早!”我热情的回应了她,并鼓励她自己拿了小板凳,可能那天奶奶有事,只说了句:“老师,王文迪已经吃过早点了。”不等我答复便慌慌张张地走了,王文迪一下没看见奶奶,扔下板凳就跑出了教室,可这时奶奶早已出了学校, “我还没和奶奶再见呢!我要和奶奶说句话!”王文迪大声吵闹着,我忙把她抱起来哄了哄她,说:“王文迪乖,你想和奶奶说什么,告诉老师,老师等会给奶奶打电话好吗?”“我要奶奶早点来接我。”“好!没问题,待会儿给奶奶打电话让她第一个来接你好不好!”王文迪点了点头,哭闹的声音小了很多,我安慰了她一会,她便自己一个在后面玩了起来。
情境4、这天,奶奶牵王文迪来上幼儿园时,我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眼泪已经要流出来了,我假装没看见说道:“哟,王文迪今天的衣服可真漂亮,是新衣服吗?来来,过来让看看!”王文迪马上笑容满面的和奶奶再见并对我说:“这是我姑姑给我买的新衣服,我姑姑给我买了两件新衣服,还给我弟弟买了新鞋子。”“真好看,今天王文迪不但衣服好看,笑得也好看,以后每天都要笑眯眯得来上园好吗?”“好!”“王文迪今天真能干,你去帮把每组的盘子发了吧!”王文迪点点头,蹦蹦跳跳的去发盘子了。
情境5、在结构区里,韩天等几位小朋友在热烈的交流着自己的作品,王文迪一个人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一副很想参加的样子,我走过去说:“你去和他们一起玩吧。”“我不去。”“为什么呢?”“韩天他们总是打我,奶奶让我不和他们玩。”“你想和他们玩吗?”王文迪点了点头,于是我将韩天找来,请他主动邀请王文迪参加游戏并叮嘱他照顾妹妹,在小伙伴的邀请下,王文迪
高兴的参与了进去。
分析:
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是:
1、老人对孩子的过份溺爱,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在园中的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及阿姨的帮助,并使孩子养成了任性、爱发脾气的坏习惯。
2、生活环境单一,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缺少同龄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交往方法和经验,其他也不愿和她交往,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3、因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爷爷、奶奶经常借故不送她来园,这是她难适应园生活的主要原因。
4、对幼儿过于保护,对与同伴交往产生阻碍,造成孩子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
因此,对该的与帮助必须从心理方面着手,即先消除她的心理压力,然后再提高她的动手能力,使之逐步适应园的集体生活。另外还必须引导她愿意与同伴交往,克服任性的性格,让她感受到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从与两方面入手:
对:
1、教师可多亲近她,帮助她,提高她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愿意和交往,以减轻她离开亲人的心理压力。
2、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多作正面引导,稳定其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3、平时多关注她,及时帮助她排忧解难,减轻她在陌生环境中由于能力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4、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帮助,使孩子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5、发动班上能力强的孩子,主动邀请她参加小组活动,积极与她交流,让她从被动到主动,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渐适应园环境。
6、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联系,了解
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方案。
对:
1、正常情况下坚持天天来园,不无故缺席。
2、主动与配合,互通家园,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园一致性。
3、在家中经常与孩子交谈,让孩子讲讲在园的生活,并多为孩子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
4、在家中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提高孩子的生
活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向介绍一些育儿知识,以及一些有效的方法。
6、将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及时反馈给。
由于家园一致的,孩子能坚持上园,平时在园里,我们总是主动去亲近她,用新话题、新玩具分散她的注意力,为她排除在园遇到的种种障碍,送她小
红花,对她进行鼓励和表扬,看到自己头上贴的小红花,她开心的笑了,也更喜欢上园了,来园时能愉快的和奶奶分手,离园时能跟再见。
在自我服务能力方面,王文迪也有明显进步,在家时,能积极配合,让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吃饭,在园,当她自己主动尝试自我服务并对为集体服务表现出热情时,我们总是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她的兴趣和树立自信。
在与同伴交往方面,现有小朋友们都很愿意和她一起玩,有些小朋友还将自己的玩具给她玩,把自己好吃的东西带给她吃,让她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针对她不会交换玩具的行为,我们又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给她看,这样,她才明白了什么叫交换玩具,也更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了。渐渐地,她改掉了倔强、任性的不良习惯,逐步适应了园的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