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5 > > 详细内容

家长育儿沙龙活动_幼儿园家长会文稿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幼儿在家出现的问题常让家长伤脑筋。而工作的繁忙让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翻阅各种教育书籍。此时他们想到的是教师,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幼儿给提供的多是理论方面的经验,教育方法有的适合园的集体教育,未必适合家庭个体。有孩子的教师或许还可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提供相应有效的方法,却未必样样问题精通。如何更好的帮助这些家长,引起我们年段教师的关注。“家长辨析会” 这一小型的家长会形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在的牵头下提供场所和时间,让关注同样问题的家长围绕困惑,结合自己的育儿实际展开讨论,从而获取需要的,提高育儿水平。现将四月份我园中班开展的“辨析会”介绍如下:
一、充分做好会前准备——收集问题、落实参加人数、布置会场、整理相关资料
      会议的问题有的来自近期的困惑,教师平时记录下这些困惑并整理出较共性的问题作为辨析会的内容;有的辨析话题可以来自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记录,找出本班级或本年段某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辨析。在会议前教师要确定辨析话题二至三个。接着要确定报名人数,便于教师根据人数布置会场。会场座位以圈型为宜,给家长创造平等的交流气氛。最后应根据话题寻找、整理相应的资料。资料教师手头的幼教刊物、幼教家教书籍、网上查询的相关文章。所找的资料不妨存有多种不同观点。这样做一方面是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辨析会中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帮助多方面的看待问题,针对性的采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然后根据报名人数复印成份装订好,会后发给作参考。本次辨析会准备了两个话题:“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孩子爱看电视怎么办?”。多渠道收集并筛选出关于看电视的文章四篇、关于

饮食的两篇。有理论方面的、有具体可操作的。参加人数14人。
二、在平等宽松的气氛中展开讨论——展示观点、记录观点、观点
      由年段长提出本次辨析会的辨析话题,逐一展开讨论。根据自己的经验展示对问题的看法。家长在提出认同或质疑中推进辨析会。教师在辨析会中也是以家长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观点,忌强加、一概而论。及时做好家长辨析记录,在结束问题前年段长要将家长的观点、做法进行总结。如在“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的辨析中,家长从调理幼儿的胃口、饮食习惯、进餐氛围等多角度展开讨论。有因孩子不吃青菜,带到乡下体验生活,吃饭特意只让孩子饭配蔬菜,起到效果。对此有家长认同,有家长却认为这样做会误导孩子,认为农村穷、不好,不能平等的看待城市和农村。各抒己见、辨析踊跃,最后由年段长出大家讨论的要注意创造良好的进餐气氛,如让孩子一同布置餐桌、有意赞赏饭菜“好香”、“好吃”,激发的食欲等五点建议。因这些经验来自于家长的切身体验,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有些还认真记录下这些宝贵经验。
三、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会议——收集问题、延伸活动、提供参考资料、肯定家长的参与在辨析过程中,会引出新的问题如:“幼儿不合群怎么办?”、“园是否教孩子认字?”等,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可展开辨析,反之教师要及时做好记录,为下一次辨析会收集问题。教师还应虚心听取家长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本次我园的辨析会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认为教师为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提议还可组织周末户外式的交流,这样不仅家长间可交流,还有利家长观察孩子间的交往情况。有一位家长因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交往能力,希望与在场的结对子,让两个孩子一同轮流在两个家庭中生活。
      这一提议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些都将成为教师今后家园工作的方向。辨析结束后将准备好的复印的有关资料分发给家长,帮助更全面的了解问题、更好的发现问题

。通过后来的反馈,我们了解到对本次提供的资料普遍反映良好,认为这些资料让他们较集中的、多方位的获得所关注的育儿知识。
在会议的最后,对家长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有利增强家长下次参与的信心和兴趣,鼓励今后对的不断关注。让孩子在与、园与家庭的密切配合下健康成长。
小贴士
△入厕:
1、小班幼儿上厕所,由于不懂得站在一定的位置上,将小便拉在自己或别人的裤子上,因此,我们在厕所两侧画上小脚印,让踩脚印入厕,取得良好效果。
2、在厕所分隔板上贴入厕步骤图,让边看边学,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盥洗:
1、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洗手习惯,我们在盥洗间贴上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的洗手图示及不玩水的警示图,并在洗手时播放洗手儿歌。
2、为了培养孩子主动喝水的习惯,我们在盥洗间做了一个水娃娃记录表,幼儿每次喝完水后,就在记录表上插一个卡通水娃娃,这种做法深受幼儿喜欢,大大激发了喝水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公共区域材料摆放的有序,我们在摆放材料的柜子上贴上了相应照片,收拾玩具时,只要按照片所示对应放好即可。
△为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在幼儿园户外的大型器械上贴上自己设计的警示标志,提示大家活动时注意安全。
以上方法目的是为培养孩子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而采用的,简单、易行指导性强、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