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方案_幼儿园教育探索
”
小班子课题“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游戏材料”的环保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曾提出,创新是将个人带到成功终点的交通工具。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2~6岁,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就很难重新点燃创新的火花了。社会飞速的进步,技术高速发展,进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使用便利的饮料瓶(罐)、礼品盒、一次性杯(盘、碗)等应运而生,人们常常在用完之后就丢弃了它们,这样既不环保也不卫生。其实这些废弃物既美观质地又好,是很好的制作材料。将这些废旧物品再利用可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游戏材料,这既能满足创造力培养需要直观、具体和形象的特点,又是宣传环保的好方法。因此我们打算通过环保以废弃物直观、具体、形象等特征引发借形(借物)想象,动手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材料。在有、有目的的动手制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废物”变为“有用的东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及环保意识。结合环保问题和创造性的培养,特定本学期小班的教研子课题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游戏材料发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研究目的
(1)能感受到所收集的废弃物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通过引导制作出想象物。
(2)
喜欢参与创造性制作活动,能在各种材料及各种表现形式中主动创造。
(3) 在制作活动中,乐于探索,尝试表现自己的独特的想象。
(4) 通过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切实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为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出一份力。
三、 教研内容的界定与理论假设
能够在的引导下回忆过去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加工成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环保,注重多渠道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对创造活动的兴趣,在利用废旧物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动手动脑进行创造。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时间:今年9月——今年5月
(二)
研究对象:小班各一半的
(三) 研究方法:①观察法、个案法。
②行动研究法
③文献法
④测查法
(四) 研究过程:听取教研方案→确定小班年级组子课题研究方案→环保→幼儿废旧物品收集→废旧物品制作期→阶段性评价→整理教研成果
四、 教研实施阶段划分
a、2004/9 了解教研课题,听取教研方案及实施步骤。
b、2004/9—10 确定本年级组子课题及其研究方案。
c、2004/10—11 对进行环保教育,通过提高
幼儿环保意识。考虑到的年龄特点先以最基础的环保为主,如: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爱护周围环境等等。
制作环保宣传栏针对和不同的情况张贴不同的宣传内容。
也不断丰富自己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观念,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习有关知识。
d、2004/12 继续对进行环保,对幼儿行为注意观察,发现问题以各种形式及时和交流。
开始收集各种对健康无害的废旧物品,为下学期的制作做好准备。
e、2005/2 制定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评方法与评估标准,制定针对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的问卷调查。
f、2005/3 对幼儿发放幼儿环保行为问卷表,了解对“生活中垃圾”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并结合评估标准对问卷进行分析。
继续各种对健康无害的废旧物品。
g、2005/4 结合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制作各种各样的汽车,在班级设立汽车展示台。
制作户外体育
>活动游戏材料。
由于本月是幼儿初次尝试制作,因此我们定本月为尝试制作期,主要以动手做范例幼儿模仿为主,本月要学会观察所收集的废弃物的特点,能根据特点产生想象。
h、2005/5 结合春游进行亲子制作。
为迎接“六。一”的到来,通过制作布置教室环境。
由于有了上月的经验及和父母共同制作的经验,后半月开始尝试独立制作。
i、 2005/6 幼儿深入制作期 ,将研究拓展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变废为宝”成为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的需要,使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
j、2005/7—8 年级组对实施活动作中期小结和交流。
k、2005/9—11 升班,延用中班年级组的教研活动。
l、2005/12 进行环保行为与知识的终期问卷与评析,评析
创造性思维的变化和表现。
m、2006/2—4 进行前后期评估对比分析,完成子课题,撰写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