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4 > > 详细内容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_高一物理教案

第四节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一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

 (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引导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

 让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

 让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

 4.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

 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

 

 注:文中课本指人教版初中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