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4 > > 详细内容

光的波粒二象性_高三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概率波的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前面所学知识,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并进一步指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分析二:教材中内容要求较低,掌握部分以记忆为主。


教法建议
  建议:可以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回答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

光的波粒二象性

教学重点: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学难点: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示例:
  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光波能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又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那么光波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呢?),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回答思考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探究活动

题目:光学发展史
组织:个人
方案:科普
评价:科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