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3 > > 详细内容

在《纲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_园长经验

在《纲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个性特点,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由于班额过大,幼儿活动环境过分狭小,活动材料单一,又无统一教材,教育评价过杂,领导希望这样教,又希望那样教,而每位孩子的兴趣、爱好、能力又不一样,对感兴趣的幼儿自然非常专注,部分不感兴趣的就在一旁打闹,组织活动非常累,感到非常的困惑。于是我们反复阅读《纲要》,并细心研讨,便豁然开朗。

一、《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服务。”

1、沙滩是孩子游戏的天堂,它能张开幼儿想象的翅膀,让幼儿乐不思归。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带孩子们来到沙滩上,孩子们似出笼的小鸟,尽情的玩了起来,赵明和几位小朋友办起了家家,并分配好了角色,赵明当爷爷,负责送孙子东东上园,刘娟当奶奶负责买菜、做饭,李彬当爸爸、张玲玲当妈妈负责上班找钱。李大为等几位小朋友办起了小食店,且内容丰富,有包子、馒头、稀饭、咸菜等,爱美的苏珊珊在沙滩上寻找漂亮的鹅卵石,她们要把它带回去变成工艺品,付天可在沙滩上修遂道、修房子。张滔等几位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起了投掷游戏,还有几位好动的孩子把沙滩当作战场,在沙滩上打开了战火。孩子们玩得非常快乐且有创意,以至叫回去时,孩子们还依依不舍的。

 2、在社区这个大环境里感受、体验关爱,学习做人。我们带孩子到敬老院去慰问孤寡老人,孩子们到

了那里,有的给老人唱歌、跳舞,有的给老人讲故事,有的为老人折飞鸽,有的帮老人打水,有的帮老人拿衣服、拿鞋,有的去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有的去为老人梳理头发。我们带孩子到武警中队与军人联欢,体验他们的机智、勇敢、顽强。我们带孩子到工厂参观,学习工人叔叔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了解我们穿的用的都是工人叔叔生产出来的。我们带孩子到农村参观,引导孩子认识一些动、植物,了解农民伯伯很辛苦,要爱惜粮食,学会尊重成人的劳动成果。带孩子到商店参观,学习一些常见的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

3、在社区开展“亲子活动”婴幼儿、家长、共同提高。我们幼儿园每周末在社区开展了亲子活动,为婴幼儿提供活动场地,创造活动环境;为传授育儿的理论及方法,并对部分婴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接受的反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结果,改进和提高方法。

二、《纲要》指出:“家庭是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提高能力。”

1、吸收幼儿、家长意见共同创建主题课题,争取幼儿的主动,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每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都要征求幼儿、家长的意见,活动过程中幼儿很主动,也积极配合,他们会为园的工作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供相应的材料,甚至亲临课堂讲课。如:一次李然和张扬小朋友在洗手时争论起来了,李然说:“我妈妈说,洗手要用肥皂才能洗干净,因为手上有许多细菌,肥皂能够把细菌杀死。”张扬说:“手上没有细菌,只要洗干净了就行了。”“有!”“没有”“有!”“我怎么没有看见?”“我们去问。”我回答说:“我们请李然的妈妈明天来告诉我们,好不好?”于是,李然的妈妈下午来接孩子时,我把情况告诉了她,并请她明天来解答小朋友这一问题,第二天,在防疫站工作的她带来了一台显微镜,让小朋友看手上的细菌的变化,小朋友明白了洗手要用肥皂。我趁机让小朋友观察蔬菜、水果、桌椅等日常用品上的细菌,开展了《讲卫生》的主题活动。

2、通过报刊、家园栏、家长会广泛宣传育儿知识,开展育儿经验讨论,反馈教育。我们幼儿园专门为家长准备了报刊亭,把有关幼儿教育的最新报刊杂志张贴在亭内,在接送时可以广泛阅读。班班开办家园栏,家长、教师通过家园栏进行教育经验、交流,心的交流。如:在家园共育栏开展育儿讨论,请家长帮足查找资料,提供育儿材料,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本学月的工作目标、重难点等,让孩子、家长、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会反馈教育。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为工作提出建议。

三、《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做到: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对幼儿进行个案观察记录,充分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既适合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教育内容。我们开展了分组活动和随机。

1、按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位智力能力较强的孩子担任组长,分组进行指导,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我们班是珠心算实验班,孩子间的学习进度差距很大,有的能进行三位数的运算,有的能进行两位数的运算,有的却连1~100的拨珠都很吃力,因此,我们把他们分成三组,组长负责念题、检查练习的情况,作适当的帮足指导,在每组之间作巡回指导。

2、按不同兴趣分组,我们在幼儿进行分散活动时,在不同小组投放不同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小组参与

活动,这样在小组中既可互相交流又互相观摩学习。

3、抓住教育契机,适时、适当的给予引导。一次我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小朋友听得非常专注,突然,从窗外飞来一只蜜蜂,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转移,有的在大声喊:“蜜蜂、蜜蜂。”有的离开座位跳起身去抓蜜蜂,此时,我停止了讲故事,任小朋友去喊、去住抓,不一会儿,蜜蜂飞走了,小朋友用惋惜目光看着蜜蜂渐渐远去。这时,我提问了,“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蜜蜂长什么样的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们应该怎样做?”“蜜蜂的眼睛又圆又大。”“蜜蜂有两对翅膀,会飞,蜜蜂有六只脚,是昆虫。”“蜜蜂会嗡嗡的叫。”“蜜蜂嘴上有一根针管,它会伸进花蕊里去吸花蜜,然后把它带回蜂巢酿成蜂蜜,它还能帮助花传粉,所以它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蜜蜂屁股上有针,它生气了会蛰人的,很痛,还会肿”……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了。待他们议论得差不多时,我说:“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蜜蜂的故事?”“想!”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回答。整过课堂表现得既积极又活跃。 通过学习《纲要》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即教育。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处处都有教育的环境和契机,抓住每一个契机,就能创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