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国度的父母_家园共育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总是受他们所处的生活年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过去,人们几乎一直认为人类除了生存以外,活在世上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实现自己的目标来为上帝服务(正如宗教给人们的启示那样)。在殖民时期的美国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当时的父母根本没有这种比较现代的意识;比如生活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成就和幸福等。孩子们不停地被强迫去克服他们的粗野本性,以便能成长让上帝满意的人。
在有些国家(比如在中国和以色列),人们一直认为为国效力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这些国家的父母、宗教领袖和们,在鼓励孩子们培养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方面的意见通常是一致的;比如要孩子遵纪守法,乐于合作.勤奋好学,为某些特定的民族主义而献身等。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为了家庭或者家族的发展。因此孩子应该准备着做对家族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孩子必须尊敬长辈并且服从他们的意旨,甚至被迫嫁给由父母选定的陌生人,以便获得整个家族的幸福。这种传统在某种程度上为父母们简化了培养子女的烦心事,因为他们在生儿育女的意义上观点一致。这和美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美国都是各家自己决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论是唯物主交者的家庭还是宗教家庭,也不论是宗教信仰起重要作用还是心理学理论为决定性的因素。
父母对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深信不疑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经常怀疑和担心自己的做法。一切都顺其自然地朝着他们的文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面且人人都赞同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并且坚持用同样的方法培养孩子——一切都像明镜般的清楚。年轻的父母们在古老的传统中明白了生儿育女的目的,学到了生儿育女的方法。他们还可以从本家族住在附近的成员那里寻求指点和帮助。
但是这种安全感在当前已经减少了。比如在美国,很少有人教育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要把为家族服务、为国家或者为上帝服务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人们通常给孩子们灌输的意识是,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意向来决定自己生活的目标和职业。我们是在把他们培养成纯粹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用物质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就。一位英国人类学者说,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孩子把父母当作杰出而又了不起的人看待,而在美国,父母们会对孩子说:“如果你们的成就超不过我们,你们就是失败者。”
如果想从关系较近的本族亲属那里得到帮助,常常难以如愿。我们的祖先离开养育他们的土地,就是因为他们厌倦了旧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从那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寻找发展机遇就一直不安分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因此他们常常在远离亲属数千里以外的地方抚育自己的孩子。
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父母只能向专业顾问或者书籍寻求所需的帮助。问题是有关抚育子女的心理概念和忠告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除非父母们确信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可行的。换句话说,除非他们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