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2 > > 详细内容

广西玉林11人因救火身亡 大火肇事者一审判无期_危害公共安全罪资

  广西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18日就兴业县“1·3”森林大火案作出一审判决,肇事者梁志书犯放火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权利终身。 

  2004年1月3日下午,玉林市兴业县卖酒乡党州村经济场后岭发生山林火灾。该乡立即组织干部前往扑救,不料火势过大,11名救火人员在灭火过程中被困山谷,不幸身亡。玉林市及兴业县组织了上千人的队伍增援,大火在4日晨被扑灭。经估算,此次火灾过火面积约为93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万多元。牺牲的11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警方随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梁志书。 

  法院审理查明,2004年1月3日14时许,被告人梁志书从家中拉3头牛到党州村长岭山附近放牧,15时许,他让牛自行去吃草,自己则用烟丝卷成一支烟点燃,边吸烟边拣柴。在拣柴过程中,将未熄的半截烟随手丢弃到一堆柴草上,并继续在附近拣柴。数分钟后,梁志书发现丢烟头处已经燃起大火,便砍来一根灌木枝扑火。但当时刮起了大风,火势越来越大,梁志书看自己已无力将火扑灭,便放弃救火,转而追赶自己的牛。 

  2003年12月11日至案发当天,玉林市连续25天无雨,空气非常干燥,处于森林高火险期。当时11名救火队员所处的山坳尾部,干枯的植被很厚,有大量遇火即燃的燃材;所处的特殊地形引发“狭管效应”,致使局部发生旋转大风,瞬间林火蔓延,这是造成扑火人员遇难的主要原因。 

  法院认为,被告人梁志书在其乱扔烟头引起火灾后,负有奋力将火扑灭以避免火灾发生的义务,但其没有积极扑救,也没有向有关部门求救,任由火势蔓延,造成重大的山林火灾。被告人梁志书明知其行为引发了山林火灾的严重后果,却放任该后果的发生,客观上亦造成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及11名救火人员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构成了放火罪。另外,被告人梁志书的辩护人提出本案11名救火人员死亡与梁志书的犯罪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法院经过核查认为,11名救火人员是为了扑灭被告人梁志书造成的山林火灾而死亡的,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梁志书犯放火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权利终身。